第24部分(第4/4 頁)
盧沐晴是個聰明人,她馬上便想明白鄭之嵐這句話的意思————讓他們到了那邊以後,保持低調,不要透露出自己曾經在那裡和人戰鬥過的訊息。
“你知道碉樓?”鄭介銘問。
“呵呵,何止知道。”鄭之嵐說著,心裡卻想著,連你的手都是被我給毀掉的,豈能不知道?不過好就好在,那天看清楚我們的人,基本已經全都死了。就算有沒死的,估計黑暗之中也沒人認得出來。
我總是充當著劊子手的角色啊......鄭之嵐想著。
“這邊的發電主要靠的是什麼?”鄭介銘問,“現在抗盟發電成為難題,如果這邊的發電可以借鑑的話,倒可以給大家一點亮光。”
“有風能發電和蓄電設施在工作,這些是主要的電力來源。除此之外,電力也直接外接主幹網,不過外接的電顯然早就沒什麼價值了。”牟曉楓回答。
風能??
“可是現在颳風很少啊?”鄭介銘問。
“是少,風量不大,可你看看山上就知道了,這山這麼大,山脊上設立的風電機不下二十臺,都在源源不斷的為這裡的蓄電池蓄電。風電機當然不是為這裡單獨服務的,不過現在應付這麼點兒用電設施,顯然是綽綽有餘。”牟曉楓回答。
“如果這樣的話,能不能把抗盟西遷?遷到這附近的城市??依然沿著紅河就可以了啊!?”鄭介銘琢磨著,“如果能夠把抗盟轉移到附近,設法讓風能發電與城市的電網相連?理論上應當是有辦法恢復電力的啊?”
“或許可以,不過我們都不懂電,究竟有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我們說不清楚。”鄭之嵐回答,“紅河水量這麼大,或許也可以發電吧。”
——————————————————————————————————————————————————————————————————————————————
就在鄭介銘商量著用電的事情之時,涼水等人實際上已經著手在抗盟南岸城市著手構建發電的設施了。
“紅河水流不斷,如果模仿南方的水車,將其作為發電機,直流電應當還是容易發出來的。”涼水和一個曾經從事過電力工程職業的人商量著,“就算我們發出來的電作用不大,但至少能夠在這邊點亮一盞長明燈就好啊!這樣的話,至少我們也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亮光————太久不見到光,眼睛都快退化長觸角了!!”
這四百多個倖存者裡,來自各行各業的都有,雖然大多數都是普通的城市服務業工人,但也不乏懂技術的高技能人才。
而其中恰好就有一名電力工程師。
這個人年紀並不算太大,但實際上在過去工作的時候,也是一個半吊子貨————天天忙於應付一級又一級的檢查、臺賬核對、彙報,似乎也沒多少真本事。
但基礎的東西他還是明白點兒,他便和涼水你一言我一語商量了起來。
兩人最終決定,就在河岸邊做個水車,從附近的五金工廠卸下來合適的發電機,將其與水車相連線,起到發電的作用。
“說來說去不就是一個電磁效應嘛?”其他幾個似懂非懂的男人說著,“你讓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吧!”
這群人於是設計好了水車,將電機、電線、充電電瓶相連線。同時,他們找到了一隻功率蠻大的探照燈,裝設在了岸邊的一個很高的鐵架子上。
一名看起來很靈活的男人負責裝設這個燈泡。
“放那麼高,也沒辦法清楚的照亮地面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