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4頁(第1/2 頁)
「監國,眼下關中混亂,流寇四起。金將白廣恩與流寇趙黑虎,盤踞商州、洛南,聚攏饑民十餘萬,陝北金國兵部侍郎張文蘅也正同榆林的流寇匯合,關中動盪不安,田地自然不值什麼錢財,朝廷此時處理,並不划算。」陳子龍解釋道。
這個理由倒是能說服王彥,他不禁微微頷首,關中這麼亂,確實沒有什麼人敢來買田,朝廷應該等關中穩定後,田畝價格上漲時,再處理這批良田。
蘇觀生這時也出來道:「監國,臣以為眼下應該先穩定關中,儘快發兵剿滅流寇才是上策。至於殘金,只需偏師西進,不宜再興大兵,朝廷不如先接受孫可望的條件,等穩定關中,消滅了吳三桂和豪格,再來削弱孫可望也不遲。」
金國潰敗,關中原有的行政體系和社會秩序也徹底崩壞,而明朝又沒完全接手關中,許多地方都形成了權力的真空,使得各種人物都趁亂跳出來。
流寇和地方豪強,便乘此機會粉墨登場,而這些人不比正規軍,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現在明朝主力雲集關中,要是哪支流寇,跳出關中殺入關東,那絕對將是一場災難。
金國雖然比不上明朝,但是相當於明朝的五分之一,還是有的,明朝一下胖那麼多,弄不好要撐出病來,需要消化的時間。
「監國,眼下關東的運來的軍糧,大多用來賑濟關中百姓,招撫流民,大規模西進並不太可能。朝廷不費一兵一卒,能從孫可望手裡接過雍涼,將吳三桂包圍於隴右,何樂而不為呢?」陳子龍又開口說道。
王彥明白幾人說道的有道理,可是總覺得事情進行到一半,就被人打斷,有些不高興,他微微沉默了一會兒,開口說道:「可以接受孫可望的稱藩,不過他提出的條件,得改一改。」
眼下吳三桂加上孫可望,以及金國在隴西的雜牌軍,應該還有十萬來人。王彥如果不接受孫可望的條件,那至少要動用十到二十萬大軍去奪取隴西,但眼下軍資要用來鎮壓關中的叛亂,王彥沒有那麼多軍資動員這麼多大軍。
如果不接受孫可望的條件,首先是西寧府的王得仁危險,其次是孫可望見稱藩不成,很可能會轉而支援金國。那等王彥平定關中,再調頭西進時,怕又不好打了。
接受孫可望的條件,那金國在隴西就只剩下吳三桂的三萬人,明軍只需五萬偏師,就能剿滅吳三桂,確實是個划算的買賣。
「不知道監國想怎麼改?」陳子龍問道。
王彥沉吟一陣,看向陳邦彥,然後開口說道:「巖野公的擔心很有道理,孫可望這廝反覆無常,孤王不知道他是真的臣服,還是有意拖延孤王進軍的時間,或者又是想騙孤王偏師入隴西,再打一個場伏擊。這些都有可能。」
幾人聽了暗暗咋舌,就這片刻間,王彥就想出了這麼多可能,監國最近越發多疑了。
不過不得不承認,王彥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萬一孫可望表面求和,讓明軍放鬆警惕,只派偏師去取雍涼,事實上則是與吳三桂勾結,欲圖伏擊明軍偏師,那情況便不妙了。
「監國說的有理,這確實不得不防!」幾位閣部對視一眼,然後開口說道。
蘇觀生不禁問道:「人心難測,這孫可望是什麼想法,我們也不知道,如果有這麼多顧慮,那這個談判怕是進行不了。」
王彥笑了笑,「劉芳亮在隆德以東追上了北路潰逃的金軍,但是卻讓豪格和孟喬芳等人逃了。吳三桂在秦州、天水一帶,他們去不了,豪格應該會逃到孫可望那裡。孤王要讓他交出豪格,這樣他與金國不決裂也得決裂,孤王才能放心許他稱藩。」
「要是這樣,孫可望的名聲就真的太臭了,對他也是一個打擊。」蘇觀生不禁讚嘆一聲。
王彥笑著看了他一眼,「這件事就交給蘇閣部去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