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第2/2 頁)
把俄國拖到野蠻的動物時代&rdo;,以及當阿斯奎斯的女兒問到英國對蘇聯的國策時,一句乾脆的&ldo;消滅!&rdo;如此等等,都被他忘得乾乾淨淨了。
整整三個月,他已經對蘇聯說了滿天的好話,大地上卻沒有留下一個真正的腳印。開戰一個月後,英國和蘇聯就簽訂了對德戰爭的共同協定。然而,首相併不打算去兌現它。
邱吉爾的軍事顧問們一致認為:俄國人不會再撐下去了。
史達林最早的幾封信語言激烈,毫不客氣,就象是一個滿身血汙、軍裝撕成了一條條的前線軍官,在坍塌的戰壕中聲嘶力竭地在電話上呼救一樣。溫斯頓&iddot;邱吉爾參加過南非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他熟悉那些前線軍官們的形象。
史達林急切地需要第二戰場,以減輕俄國人身上的壓力:&ldo;德國人認為西部的危險只不過是(英國的)一種虛張聲勢。他們深信,西方現在沒有打算,將來也不會開闢&l;第二戰場&r;,所以正在毫無顧忌地把所有的軍隊調到東方來。德國人打算把他們的敵人各個擊破:先是俄國,後是英國……
&ldo;我認為只有一條出路,就是本年內在巴爾幹或法國某地開闢第二戰場,從而使德國從東線調走三十到四十個師;與此同時,保證在今年十月初運交蘇聯三萬噸鋁,平均每月至少援助四百架飛機和五百架坦克。
&ldo;沒有這兩種方式的援助,蘇聯將不是被戰敗,就是被大大削弱,以致無法以它長期的實際軍事行動,反擊希特勒,援助它的盟國。&rdo;
邱吉爾什麼也沒有做。他頂住了史達林的要求,然而,史達林卻頂住了希特勒在歐州所向無敵的狂潮。俄國損失了那麼多土地、工廠、兵力和裝備,似乎已經成為一個垮掉的殘廢人,卻仍然象獅子一般作戰,俄國永遠是迷中之謎。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