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盧象升(上)(第1/3 頁)
王鐵與這老頭交談過一番後大致可以確定這盧象升的確是一名百年難遇的好官。
不過這也並非是從老頭嘴裡判斷的,自打進入大名府境內之後,這一帶的村落人煙稠密不像其他地方那樣方圓幾十裡連個鬼影都看不到,可見這大多數老百姓是樂於生活在盧象升的統治之下,沒有去當流民。
這進村之後也是可以看出一點端倪來的,過去鐵營進村看到村民都是身材瘦弱面黃枯瘦極為的不健康,且穿著打扮如同乞丐一樣。
但進了這個村子但凡見到的老百姓看著都很富態可見平常是吃的飽飯的,王鐵甚至還發現有的老百姓居然還能穿上綢子!
所以透過種種跡象來判斷,這盧象升將大名府治理確實不錯,堪稱是一位治世之能臣。
王鐵和這老頭聊完地方的風土人情之後便向老頭詢問一番附近的地理情況,尤其是問大名府境內的衛河和彰河上有沒有橋樑可供大軍透過。
老頭聽後也告訴了王鐵這衛河和彰河上可供大軍通行的石拱橋的位置,王鐵當天晚上就派人去確認了一番沒有什麼問題。
隨後王鐵就安排弟兄們在村裡休息,等到第二天早上四五點鐘便帶著弟兄去這老頭所說的衛河石拱橋處過河。
此時在村西口村這老頭死死的盯著沿著衛河往西而去流寇,在他身旁也站著不少來看熱鬧的老百姓。
老頭見那流寇的走著離著村子有些距離之後,便對身邊的次子說道:“你趕緊去府城稟告盧老爺,告訴盧老爺說那流寇準備從大名縣境內彰河的申橋過河前往魏縣!”
“兒子立馬就去!”
隨後這老頭的次子便騎著馬沿著一條近路前往大名府城去給盧老爺報信。
其實這衛河和彰河上有不少的橋樑能供大軍通行的也有許多,但這老頭故意挑了那些又遠路又不好走的橋告訴王鐵。
而這王鐵也沒想那麼多,他實在是想不到這老實巴交的小老百姓會坑他。
這坑他就算了吧,居然還敢把他們的行軍路線去告訴盧象升!
所以這是王鐵所始料未及的,王鐵很難以想象這年頭的老百姓對清官好官的擁護愛戴到了何等的程度,所以才沒有對這老頭設防。
因為這自打穿越以來王鐵見到的老百姓無不是對大明朝的官員苦大仇深,王鐵遇到的老百姓都是給義軍帶路的,還從沒見給官軍帶路的,但這離譜的事還是讓王鐵給撞上了。
這老頭那也是能豁的出去,哪怕是拼著被賊寇報復的可能性,他也要將賊寇的情報告知給盧象升。這也足以可見盧象升在大名府是何等的得人心。
大名府,知府衙門。
此時的時間已經是早上的八點鐘,在這知府衙門的後堂院子裡面有一個青年人腳穿一雙布鞋,身上穿著一件紅色的箭衣,然後手裡拿著一把重達一百多斤的關刀在那裡耍著刀法。
這所謂的“關刀”其實本名叫做“春秋大刀”,是因為在演義中關二爺用的是春秋大刀所以這刀又被民間稱之為“關刀”,其原型是宋代的朴刀,真實的關二爺其實用的槊而並非這個東西。
這青年人的面板略顯黝黑,可見應該是經常習武的原因導致內分泌比較多以至於面板髮黑,再加上經常在太陽底下曬的原因。
不過因為這青年人家裡有錢保養的好,所以並未像那些習武多年的武人一樣黑的更炭似得。
青年的人的面容五官俊朗長相端正一看在十幾二十歲的時候那肯定是玉樹臨風風流倜儻的一位翩翩公子,雖然隨著年紀的增長有些稍微顯的老氣,但依舊不失為一個老帥哥。
這個在知府衙門後堂院內把大刀耍的虎虎生威的青年人,就是掛山東按察使銜的大名兵備道兼大名府知府的盧象升。
盧象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