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四民之法(第2/2 頁)
徑,一是看出身,有些人出身好,連科舉都不用,直接就能當官,然後就是科舉,亦或者在官府的學院讀書,然後經過學院考試,合格的也能當官,另外就是從小吏做起,還有承蔭制度。
可以說,只要你想,有的是機會,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從小吏做起,往衙門塞些錢,先當個小吏,然後打通關係就能一步一步的往上走。
不過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就是改天換日了。
雖有一部分借鑑了元朝的制度,但士農工商這一塊限制的死死的,士人就是士人,農戶就應該種田,工匠祖祖輩輩都應該是工匠,而商人的子孫後代,也只能是商人,而且規定商人低賤,連錦繡華服都不能穿。
所以大明的商人,從道德層面上來說,是不被文人士大夫看得起的。
但實際上,這些商人一個個富得流油,而且因為規定不能穿錦繡華服,所以這些商人多有錢,別人還看不出來。
李景隆聽到羅貫中的感慨,不由得道:“朝廷真對商人苛責嗎?我看未必。”
羅貫中聽到李景隆的話,愣了一下,道:“哦?侯爺不覺得這對商人不公嗎?為何商人一定就是最底層的,大家明明都是人,為何要分個三六九等?”
然而聽到此話,李景隆卻笑了起來,道:“先生,你可曾看過我在福州賣商鋪的賬簿?”
羅貫中愣愣的點了點頭,不知道李景隆提起這個是什麼意思。
李景隆見狀,提點道:“那先生可知道,買福州商鋪的商賈有多少人?而商鋪的價格又是多少?”
羅貫中聽到此話,如當頭棒喝,整個人瞬間清醒了過來。
只見他眼中閃過一抹詫異,道:“侯爺是說,這些人很有錢?”
“對,沒錯,錢能幹什麼?雖然他們沒有名聲,但有大量的財富,即便是災荒之年,遭殃的也不是他們,而是農戶,工匠,反而是商人們手中擁有大量錢財,即便糧食短缺,他們也能靠著他們手中的錢活下來,而錢能幹什麼?除了官職和名聲,還有什麼買不到?”
李景隆似笑非笑的看著羅貫中說道。
一時之間,不只是羅貫中愣住了,就連一旁在那裡聽著的朱雄英,此時也被李景隆剛剛的話給驚到了。
他們一直以為的低賤的商賈,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卻同樣讓人羨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