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瓦屋山?蜀山!(第1/2 頁)
唐逸心中升起不少猜測,卻並未深究,一年之後自會有結果。
這一次,異事局沒有再讓他自選禁地,而是直接給他指定了一處,位於蜀州的瓦屋山。
瓦屋山單論風景比不上唐逸曾去過的嵩山和神女山,但是它有一個十分有名的曾用名--蜀山!
他也不磨嘰,確認目的地後便坐著異事局安排的專機,穿梭在雲層之上,向著蜀州的瓦屋山進發。
飛機窗外,雲海翻騰,宛如仙境,但他的心思卻不在眼前的美景之上,而是在思考著即將到來的閉關潛修和全國大比。
“蜀山啊,傳說中女媧煉石補天的地方,古蜀王蠶叢也埋葬於此,也是老子得道之地、道教發祥地。”唐逸心中暗自嘀咕,這些都是他曾經查閱到的資訊。
相傳,在春秋末,老君西行到位於瓦屋山的青羌之祀訪道隱居。而後,漢末張道陵到山下的易俗傳道創教留下《張道陵碑》,創“五斗米”教。
唐宋時期,瓦屋山與峨眉山並稱“蜀中二絕” 。元末明初,張三丰到瓦屋山修行創“屋山派”,後被明王朝誣為“妖山”予以封禁,然而朝山遊人仍絡繹不絕 。
女媧的傳說過於遙遠,且不必說;蜀山劍仙只是杜撰,也不必說;
然而,老子,道家鼻祖;張道陵,第一代天師,道教“祖天師”;張三丰,世稱“隱仙”,不僅兼儒釋道三家所長,傳說還是一位武破虛空的武者。
瓦屋山與這種種傳說都能沾邊,唐逸對其不禁更加好奇。
然而,就在飛機即將飛越一片山脈時,他突然心血來潮,不由問道,“我們現在是在哪個位置?”
“蜀州廣漢上空。”腕錶中傳出一道語氣沒有半點起伏的清冷聲音。
“這個區域有什麼特殊的地方,或者事物嗎?”唐逸繼續問道。
“最為特殊當屬興古遺址。”
“興古遺址?”唐逸有些疑惑,良渚遺址、殷墟、兵馬俑、長城都古代遺址,但是興谷遺址,他好像並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
“興古遺址有什麼出名的地方?”
“青銅神樹。”
“青銅神樹?”唐逸略作沉吟,隨後臉色一變。
能與遺址聯絡上的青銅神樹,在他的印象中只有“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的那個青銅扶桑樹,上面還站著九隻鳥。
要問還有一隻去哪兒了?被拉著巡天當太陽呢。
“是因為青銅神樹?還是這裡面還有什麼東西沒有挖乾淨?”唐逸心道,看樣子得找時間逛逛這個博物館,充實一下自己的文化底蘊。
幾個小時後,飛機剛到瓦屋山範圍邊緣就減速,然後一個漂亮的甩尾直接按原路返回洛城,唐逸則施施然落在瓦屋山山腳。
他沒敢直接落在瓦屋山禁地之內。如今所有官方掌控的禁地上空都是禁飛區域,唐逸倒不是怕禁地防禦工事走火,單純不想給組織添麻煩。
之前在空中就看到,瓦屋山主峰孤峰狀的山體拔地而起,山頂面平坦如桌臺,周邊懸崖陡壁圍繞。幾條最大的溪流皆向東奔瀉,在山頂周緣的懸崖,溪水向下跌落,形成眾多瀑布。
空間裂縫恰好處於主峰山頂中間位置,一半埋在山體之中,一半突出山頂,如是裂縫持續不斷地擴張下去,整個瓦屋山將會被劈成兩半。
不對,不是劈,而是吞噬。空間裂縫的擴張並不是單純的拉寬,而是最開始的那條裂縫為軸心,向四周膨脹。
只不過裂縫的任何一個點看上去都是一樣的幽黑如遠,以至於看上去是一個平面,實際上,從任何一個位置看過去,它都是一個平面。
唐逸找了一處山洞稍作佈置作為臨時落腳點,若不是需要一個私人空間,他其實連這個山洞都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