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頁(第1/2 頁)
「陛下,此策萬萬不可!」已經古稀之年的禮部左丞出列,急得握住朝板的手不住的顫抖。
「我中原血脈始於炎黃,怎能與雜胡通婚!長此以往,豈不是亂了中原千年的血脈!」
劉湛立即皺眉。
「請陛下三思!」百官紛紛下跪,就連趙吉章劉同新等大臣都紛紛下跪,等同於表態反對。
此時劉湛才恍然驚覺自己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民族融合豈是一道政令的事情,還有這個時代根深蒂固的觀念。就連宋鳳林也緊蹙了眉心。
紫宸殿裡文武百官,除了個別的人,幾乎九成都下跪表態。
這些官員長跪匍匐,極為恭敬,同時態度也極為堅決。
嚴格算起來,這不是百官第一次以這種形式與漢天子抗衡,上一次是二皇子的姓氏之爭。
但姓氏之爭參與的官員僅有十數人,這一次是足足九成官員,近百人之多,劉湛總不能也把他們摘了冠帶丟出皇宮吧?
人多彷佛就有了底氣。
「招安一策還請陛下三思!」
「陛下!我們不能引狼入室!」
「懇請陛下下旨將胡人逐出漠北!」
一聲又一聲的反對聲中,劉湛緩緩站起,冠冕上的十二旒五彩珠晃動,看不清他的表情是喜是怒。
方才還義憤填膺的官員,一時全都啞了聲,愣愣的看著劉湛逐級步下御階,而後猛地驚醒忙匍匐於地。
眾所周知,漢天子起自側微,殺過的人比紫宸宮的地磚都多,漢天子兇名能止小兒夜啼。
誰也猜不透劉湛心中所想。
天子冕服寬大的玄衣袖子掠過匍匐在地上的人,帶著能令人窒息的壓迫感,他站在百官的中間。
御階之上,一身銀白龍紋朝服的皇后也站起。
紫宸殿靜得落針可聞。
劉湛的目光透過紫宸殿洞開的大門,遠眺前方重重宮宇。
區區百名官員劉湛還不放在眼裡,他考慮的是這些官員代表的,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觀念。
這個時代還沒經歷過諸如五胡亂華,南北大遷徙的民族存亡,僅有的一次外族入侵中原,也在同一年被劉湛殲滅。
招安諸胡,漢化諸胡,無易於是一次民族融合,抗拒與反對都是必然。
如果每有新政推行,都因反對者佔多數便放棄,如此與前朝有何區別?
劉湛的字典裡就不存在妥協這兩個字。
「朕登基之初說過的話,誰還記得。」劉湛沉聲問。
匍匐的官員誰也猜不準漢天子的用意,沒有人敢冒頭。
就在這時盧令遠站了出來。「臣記得!」
劉湛的目光瞥了過去,盧令遠是由始至終都站著的幾個人之一。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盧令遠大聲複述,他也並不打算僅僅是複述。「臣認為,漠北亦是漢土,漢化胡人,並無不妥!」
一時紫宸殿內都是嗡嗡的議論聲,有官員依舊執迷不悟,也有官員幡然醒悟。
劉湛垂眸睥睨這些執迷不悟的官員。「朕的天下不會只有漢人,也不會只有漢人的官員,漢化諸胡勢在必行!」
最終漢天子一錘定音。
但是這一場漢胡之爭才剛剛開始,它以極快的速度席捲所有學子儒生,令整個帝京城陷入輿論的漩渦。
元月初五。
天子力排眾議,漢化諸胡,萬民歸一。
元月初六。
百官罷朝,儒生學子長跪於宮門外逼宮請願。
薛敬文眉頭緊皺,寫到這裡便停下筆,他抬頭看向屏風隔擋的方向,帝後正在商議對策。
「何必麻煩,直接讓禁軍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