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第1/2 頁)
宋志遠垂下眼簾,看著小廝給他圍上犀角帶, 半晌方道:「到時候別說咱們是去張家口堡做生意,就說是去探望你舅舅舅母。」
宋甜也是這個打算,未來豫王妃出遠門做生意,說起來總是不妥,還是探親訪友這個名目好。
父女計議已定,宋志遠騎馬,宋甜坐車,一起出門往東去了。
六月三十日下午,豫王府派了一輛馬車過來接宋甜。
宋甜帶了月仙和紫荊,辭別繼母張蘭溪,登車去了豫王府。
陳尚宮在和風苑書房裡等著宋甜,見宋甜進來要行禮,忙起身攙扶住道:「以後不必行禮了!」
宋甜還是堅持屈膝行下禮去,笑盈盈道:「您是下官上司,行禮乃理所應當!」
寒暄一番之後,宋甜在一旁的圈椅上坐了下來。
陳尚宮問起了宋甜的打算:「宋女官,接下來你有什麼打算?若是不願去藏書樓,倒是可以換個地方的,如今空餘的職位比較多,到八月份王府才開始遴選新女官。」
宋甜聽了,忙起身道:「陳尚宮,下官有一個不情之請。」
陳尚宮聞言,好奇地看著她:「宋女官但說無妨。」
宋甜便把提前準備好的一套說辭搬了出來,大意便是她既與豫王有了婚約,婚前見面到底不妥,因此打算請兩年的假,在家苦學《女戒》《女則》,習練禮儀,以期成為配得上豫王的女子。
陳尚宮是知道豫王行蹤的,聽了宋甜的話,也覺得有理——如今豫王府內是假豫王,假豫王與作為未來豫王妃的宋甜常常相見,到底不甚妥當,便道:「宋女官言之有理,這樣吧,我就鬥膽做一回主,準了你的假,你收拾一下行李就可以回去了,明日我再稟明王爺。」
如今錦衣衛的葉飛還在豫王府,跟個狗一樣四處亂嗅,到處打聽,還是早些讓宋甜離開的好。
宋甜心中歡喜,雙目晶瑩眼中滿是笑意看向陳尚宮:「多謝尚宮做主。」
她生怕事情有變,帶著月仙和紫荊回到摘星樓,略收拾了一番,又去向陳尚宮和辛女官辭行,然後便急急離開了豫王府。
這天宋志遠歇在外面了,宋甜又去了豫王府,張蘭溪閒來無事,請了母親張老太太並兩個孃家侄女來家作伴,又命人請了一位說書的女先生王宜姐過來,在上房明間內吃酒聽書。
張老太太年紀大,熬不得夜,早早睡下了。
張蘭溪帶著兩個侄女在上房聽書。
王宜姐說唱《火焚繡樓》,正說到要緊處,小丫鬟進來通稟:「太太,大姑娘帶著行李回來了!」
張蘭溪吃了一驚,忙起身問道:「到底怎麼回事?大姑娘如今在哪裡?」
不是下午才送了宋甜離開麼?如何這麼快又回來了?
宋甜的聲音自外面傳來:「太太,我在這裡呢!」
話音未落,丫鬟掀開門簾,宋甜腳步輕盈走了進來,笑吟吟褔了福:「我怕太太擔心,讓月仙紫荊她們去收拾行李,自己先來上房見太太。」
這時張蘭溪的兩個侄女張青雲和張綠意也都起身來與宋甜見禮。
宋甜很喜歡繼母的這兩個侄女,親熱地拉著手說話:「既然來了,就在家裡多住幾日,好好陪陪我們太太。」
張青雲今年十四歲,張綠意今年十二歲,小姐妹倆也很喜歡美貌活潑的宋甜,拉著宋甜在榻上坐下,唧唧咕咕說個不停。
張蘭溪知道這會兒不是問話時候,便笑著道:「都別說話了,都來陪我聽王宜姐說唱《火焚繡樓》!」
宋甜和青雲綠意姐倆相視一笑,不再說話,安安靜靜陪張蘭溪聽書。
王宜姐一邊彈撥琵琶,一邊說唱《火焚繡樓》:「……俺借著月亮光仔細觀看,見一個門樓面前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