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頁(第1/2 頁)
桓溫這些年,從討伐蜀國,到阻止士族們霸佔山川河流,到主持土斷,每一件事都做的很好,為國為民。
可是他一旦掌握了權力,第一次北伐遠徵就變了。
就像清河評價的那樣,活生生又一個王敦。
王悅輕輕擁著清河,開始懷戀父親王導,「你說得對,我的父親獨一無二。不會有人再做到像他那樣了。桓溫令我失望,不過幸好,我早就準備了牽制他的人。」
很快,在會稽郡和王羲之隱居了多年的名士謝安終於肯出仕做官了。
他四十多歲了,一直在東山高臥,朝廷多次徵召他當官,他都不肯去。在各種雅集中綻放光芒,到處都是他的朋友,王羲之在寫《蘭亭集序》時他就在。
陳郡謝氏的謝萬謝尚等人都高官顯達,唯有他一直是個沒有官職的閒人,連妻子劉氏都忍不住問他,「大丈夫難道真的不想榮華富貴嗎?」
謝安捂著鼻子說道:「這個……將來恐怕無法避免。」
謝家人封妻蔭子,劉氏不免著急,催促他做官,說道:「我不求什麼誥命夫人,但是孩子們的前途你要負責,你怎麼不教教他們?」
謝安還是顧左右而言他,「我用言行教育他們,言傳身教了呀。」
就在妻子劉氏都覺得丈夫就這樣混一輩子的時候,謝安突然態度大變,跑去桓溫的幕府,成為一個小幕僚!
眾人萬萬沒有想到,謝安會自降身份,給桓溫當幕僚,而不是去朝廷當官,就憑他的名氣出身和家族,當個刺史,一方大員都綽綽有餘,為什麼非要給桓溫當幕僚呢?
謝安只是輕飄飄的說道:「我看好桓公。」
桓溫得到謝安,簡直狂喜,將謝安封為司馬。
桓溫看到謝安寫的公文,很是欣賞,逢人就贊道:「這是安石(謝安的字)碎金啊。」用黃金來讚美謝安的文采。
剛好有人送給桓溫藥材,有一味藥材叫做遠志。
桓溫就問謝安,「為何一根小草有遠志這個名字?」
一個嫉妒謝安的幕僚說道:「這還不簡單,在山中的叫遠志,出山的叫做小草。」以此來諷刺謝安「晚節不保」,半輩子清高,四十多歲了居然給桓溫當幕僚。
謝安老臉一紅,但沒有反駁,義無反顧的跟著桓溫,為他出謀劃策。桓溫越發敬重謝安,視若珍寶。
就在謝安輔佐之下,桓溫第二次北伐,大勝,奪回了故都洛陽城!
多年不見,洛陽城已經成為一片廢墟,周圍農田荒蕪,昔日天下最繁華之地,已經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形同鬼蜮。
拿下洛陽城,城牆早就坍塌,四周都是平原,無險可守。
更重要的是,和第一次北伐一樣,深入敵國腹地,糧草是個大問題,桓溫拿下洛陽城,只是象徵性的意義,鼓舞大晉士氣,為桓溫臉上貼金而已。
洛陽城已經死於戰火之中,這是一座死城,拿下來也守不住,只是為桓溫的戰功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沒有任何實際上的意義。
迫於糧食壓力,桓溫不久就帶兵回到了大晉,只留下兩千人看守洛陽——桓溫明知這兩千人會死,還是做出了這個決定。
他越來越像王敦了。
這兩千人居然在毫無支援的情況下苦守了八年,才被燕國所滅,洛陽再次落入敵國之手。
不過,中原從來不平靜,奪走洛陽的燕國也走向了滅亡——秦國皇帝苻堅帶兵滅了燕國,俘虜了燕國的清河公主慕容氏,還有清河公主的親弟弟,慕容沖。
燕國的清河公主年僅十四歲,生的國色天香,秦國皇帝苻堅一下子就看中了,納為嬪妃。
慕容沖眼看著親姐姐清河公主要被秦國皇帝苻堅強佔,很是氣憤,上前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