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箇中無染無塵,拈匙把箸明瞭(第2/3 頁)
“聶施主仇家甚多,任其離開,或許險甚於安,如今武林諸派高手齊聚嵩山,目的在於聶施主,我等雖本事低微,卻也能保證聶施主不傷絲毫。”
樓中的聲音似四方傳來,姜雲恪很難辨聲定位,知樓中幾位武功高深,不敢輕舉妄動,不過卻又不忍聶淵受此困苦,道:“我知諸位前輩宅心仁厚,為師叔著想,不過整座天下能傷我師叔者,屈指可數,今日晚輩誓要帶走師叔,還望諸位前輩恕晚輩斗膽了。”
“噌”的一聲,上陽劍出鞘,姜雲恪一個掠身來到石碑前,狠狠斬出一劍,但聽得一聲尖銳的金鐵交擊聲傳開,火星迸濺,姜雲恪虎口一陣震麻,然而鐵鏈卻缺口都沒有。
“沒用的雲恪,此鏈若能以劍斬斷,我早已脫困。”聶淵搖搖頭,隨即昂首道:“四位大師,你們能救得聶淵一命,而我徒兒可能卻要喪命,難不成你們就是我怕人家剩下但請信聶淵一次,我若救出徒兒,立回嵩山,斷髮皈依佛門,決不食言!”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幻化空身即法身,箇中無染亦無塵。拈匙把箸如明瞭,掃地燒香不倩人。人之生死有定數,是劫是運,當如空化,聶施主何以執著?”
話音一落,三樓中,自四方樓口走來四位老僧,髮鬚皆白,容顏枯槁,雙手合十間衣袖空空放蕩,極為消瘦。姜雲恪很難想象,這四位老僧如此年紀,竟能說出敢保證聶淵能在諸派高手中不傷絲毫不受的話,他們的武功有多深不得而知。
四位老僧分坐於四塊石碑下,上下打量了幾眼姜雲恪,正對姜雲恪那位老僧笑道:“老僧無悲,見過姜少俠。我們是兄弟奉方丈之令,以佛法淨化聶施主心魔,故而不得方丈釋令,我等不敢輕易讓聶施主離開此處,望請少俠見諒。”隨後,由左而右、後三位老僧自我介紹,分別是無喜、無憂、無怒,姜雲恪一一還禮。
禮畢,驟聞寶剎外一陣大笑聲,而後呼呼幾聲,一道人影自窗而入,自姜雲恪眼前一掠而過,立身於無悲身前,姜雲恪才看清,來人亦是一身佛衣,背影頗為熟悉。
來人轉身,笑道:“姜少俠,想不到你我有緣,又在此重逢了。”
來人卻是被稱為“魔僧”的枯寂。
他何以會在少林寺?姜雲恪笑而點頭,枯寂轉過身去,道:“四位師兄,數年不見,可還記得我?”
姜雲恪心驚,枯寂不是出身一念山與一念大師同門嗎?怎地又叫無悲四僧師兄?這其中有何撲朔迷離的隱情?
無悲道:“師弟,別來無恙。”
枯寂現身,無悲等四人微感詫異,無憂道:“師弟當年捨棄少林,到百越尋找‘三指陽神’,一去不復返,我等皆以為師弟已登樂土,後聽聞師弟於一念山修行,終身不臨中土,卻不曾想,今日你我同門能再相見,真是不勝感慨。”
枯寂面容一肅,寒聲道:“同門?說來真是叫人好笑,少林寺中,當年可有人真當我是同門?”
無悲道:“師弟,當年你仇氣燻心,師父念你獨身可憐,收你為徒,傳你武功,授你佛法,本以為你會靜下心來,忘卻仇恨,豈料你一直心存殺意,待武功有所成就後,仍是要尋郭天陽報仇,枉殺無辜,屢屢破戒,不得已師父將你逐出少林,多年過去,難道師弟對少林還心懷怨恨?”
枯寂眼神與姜雲恪那日在大拙山所見迥異,眸子深處,同聶淵一般含著深深的恨意,他瞥了一眼聶淵,轉對無悲道:“郭天陽殺害我一家老小,作為丈夫、父親,此血海深仇豈可不報?當年聶兄師門被滅,師徒之情尚無血親,且記仇怨至今難忘,敢與整座江湖為敵,何況我?”
聶淵冷視他一眼,緘默不言,無悲長身站起,道:“無傷師弟,枉你諸佛數十年,愛恨嗔痴,仍不能淡忘。幸得你在少林寺時,教導有方,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