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驚世醫妃 > 第1章 蓬萊仙台飛去客,蜀中佛前橫來禍

第1章 蓬萊仙台飛去客,蜀中佛前橫來禍(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霄漢賢途:超凡傳奇】倚天屠龍記:張無忌之再續前緣重生之巔峰王座盧氏女逆襲史廢柴的逆襲:另類劫匪成長記綜武:師傅嶽不群,悟性逆天創仙我野神,香火證道鎮輪迴龍門俠客行重生天龍截胡段譽虛竹的機緣劃過夜的流星的新書偏遠山區的修道少女開局福威,吾以坤拳打破虛空八仙劍蓮花樓之九天應龍灌這江湖一碗酒蓮花樓之前世今生女魃:我家少主被人拐走了生活的橄欖枝追風樓綜武:大離逍遙王,群魔震驚

鯤鵬俯水翼難開,迢迢人間蜀道在。

日月只臨秋風上,江河還流青山外。

東望浮雲作仙台,天下誰能共一懷。

愁來未覺千杯醉,愁去可與笑滄海。

我生不得長適意,明朝萬里向蓬萊。

——唐宋浩浩《歸去來》

……

東海蓬萊島偏北十里,有一孤山,名曰天溟山。

何以取名天溟?只因島上居住著一位隱世老人——天溟子。

此人已不知活了多少個春秋,但以自己的名字為海島取名,想來是一位不死老人了。

“師父,徒兒這些年已掌握天下勢力分佈,心中已佈下大局,如今大唐氣數將盡,徒兒懇求師父,再次讓徒兒出島,一報滅國之仇。”

此時,在這位不死老人面前,恭敬地跪著一人,其人眉目如劍,深有城府,魁梧的身軀被黑衫籠罩,頭戴一頂斗笠,江湖氣息濃烈。

天溟子鬚髮如霜,形容枯槁,身骨消瘦以致墨色長衫於風中鼓盪,他雙目微閉,面朝滄海,右手掐算片刻,驟然睜開矍鑠有神的雙目,道:“四百春秋更一代,世態有如雲變改。疾,是天地差!遲,是天地差!”

深深一嘆,又道:“此行一去,若不更改天地命,往昔算盤盡將泯,去吧!”

“多謝師父!”

……

大唐江山已雄踞神州中土四百餘年,國力昌盛,四海來朝,大唐的建興始於立在長安城中的十二驚溟碑上銘刻著的十二位“驚溟”人物,亦是開國元勳,而大唐的衰敗也將始於這塊歷經百年風雨而巍峨屹立不倒的石碑。

是夜,這塊高達三丈、寬足一丈的石碑下,立著一道頭戴斗笠、黑巾遮面的魁偉人影。

他凝視著石碑良久,兀自嘆息一聲,緩緩將右掌貼近石碑,甫一運勁,但聽得“嘭”的一聲驚天巨響,石碑碎裂激飛,露出一把三尺長劍,於月輝下閃爍著刺眼的精芒。

黑衣人聽得不遠處人聲鼎沸,向這裡靠近,拔出長劍,拂衣掠向金碧輝煌的高樓上,遙望太極宮方向,下一刻直飛而去。

……

半月後,蜀中,樂山大佛之頂,頭戴斗笠、黑巾遮面的黑衣人懷中抱著一名剛出生的嬰兒面江而望,良久不回頭。

這座樂山大佛面江而坐,佛頭齊山,足踏大江,雙手撫膝,神勢肅穆,依山鑿成。其雄偉壯觀,世人以“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來形容。

此佛像歷經三代工匠的苦心磨刻方才竣工,阻擋了三江湍急水勢,庇佑後世千載百世。

“若世間真有佛在,何以不庇佑我姜國?”

黑衣人迎風而立,喟然一嘆,懷中嬰兒忽然啼哭起來。

忽聽得凌雲寺方向傳來一陣馬嘶奔蹄聲,不久後,數十名穿著尤似銀麟的鎧甲禁軍持刀劍奔來。

黑衣人向右俯瞰,但見一眾禁軍威風凜凜,氣勢凌人,路經大佛膝下,赫然勒馬,為首之人抬目而望,右手一揮,大喝道:“擒住此人!”

一聲令下,一眾禁軍施展不凡的輕功,一踏馬鞍,沿著凌雲大佛一步數十丈,轉瞬間便躍到了佛頭上,將頭戴斗笠的黑衣人圍住。

這行人輕功十分了得,逆行二十丈高的大佛如履平地,奔行如飛,俱是當今大唐神策禁軍。

率領眾神策軍者,正是當今大理寺卿、被唐皇親封“大唐第一神捕”的狄懿。

半月前的某夜,十二驚溟碑被毀,碑中塵封百年之久的驚溟劍丟失,且蕭妃及其所生太子慘遭毒手橫死。

唐皇盛怒之下,連夜讓他率領一千神策軍、三千禁軍追查元兇,豈料他剛領命出長安城,便見到一位頭戴斗笠、懷抱一名啼哭不止的嬰兒的黑衣人。

目錄
我靠詭道修長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