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第1/2 頁)
會上,專案組就群死事件的起因、經過以及目前的狀況做了闡述。重點則是放在引發群死的原因上。
由於此次事件與張武全的案子有間接的關係,另外在案發的時候劉鐵男等人又是在第一現場;所以他們三人也隨同專案組參加了這場會議。
劉鐵男在會上詳細地講述了當時的經過。在聽完劉鐵男的匯報後,與會人員做了一陣小組討論。可是隨即他們便發現,能夠涉及到的線索十分零散,案件形式和內容更是聞所未聞。目前,全國還沒有一例與之類似的案件發生過,所以也就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及資料可以借鑑。這已然成了一個沒有頭緒、沒有原因、沒有線索、沒有方向、沒有因果性的驚天奇案。
專案組的人員們為此陷入到了深深的困惑當中。面對這種零線索零疑點的複雜案件,很多合理的推斷與假設都無法獲得支援。就連在這之後得要做的應急預防,也不知該如何進行部署。
看來案件就此便要陷入了僵局。會上的氣氛也變得相當無奈。
【書中代言】為了講述方便,筆者會用甲、乙、丙等一些代稱來介紹這場專案會上的人。只有和以後故事有關係的才會用實名。好了,我們接著來看這場會議。
&ldo;會不會是某種毒氣在空氣中被釋放,又或者是因為附近有什麼輻射能量洩露而導致的群死呢?&rdo;過了半晌,有人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推測。
他的話沒有使會場的氣氛有任何起色。因為,能支援這個推測的依據和證據都不存在。
果然,他的發言剛一結束,就馬上有人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ldo;不會的,我們在商業街的附近做過系統排查,未發現有任何毒氣殘留-----這也就是說,&l;毒氣&r;的推論可以就此否定了。還有,步行商業街又不是輻射源集中區,不會有這種情況存在的。&rdo;
&ldo;我完全不認同你的說法。&rdo;相互反駁的聲浪在會上此起彼伏,持有不同意見的人永遠都是你方唱罷我方登場。一時之間,場面倒有些像辯論賽。
&ldo;你有什麼根據不同意我的意見?&rdo;
&ldo;直覺、經驗!&rdo;
&ldo;這就是你的高見?呵呵,這只能算是一個沒有實際根據的託詞。&rdo;
&ldo;少做這種無聊的諷刺。就拿我們現在所掌握的線索來說,沒有一點是合理的。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就不要被一貫的思維方式影響判斷。要知道,有些時候直覺可比實際的理論來得更準。&rdo;
&ldo;這太不負責任了。起碼要先明確這個案子的性質,把它歸類到我們能夠著手辦理的形式中。但話又說回來,這得依靠證據的支援。&rdo;
&ldo;是呀,現在連案件性質和調查方向都不明確,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群死;實在是沒有辦法展開調查。這就如同瞎子摸象,大海撈針。運氣好的話沒準兒能蒙對。&rdo;
大家在會上表達著各自的看法,顯然,這個時候的會場已經大體分成了正、反、中間派三方陣容了。三方各持己見,爭論的焦點始終僵持在&l;引起群死的原因&r;上。
這時,就聽正方發言人接著道:&ldo;各位有沒有想過,有些毒氣是無色無味的;能瞬間致人死地。還有輻射````&rdo;
不等他把話說完,反方發言人便把話搶了過去,說:&ldo;就算是無色無味的毒氣,那釋放毒氣的工具是什麼?就算有輻射,那放射性的物質又是什麼?它們在哪裡?這些不都是得靠實在的物證來支援嗎?根據劉組長(劉鐵男)所提供出來的線索及內容來看,群死是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發生的。而在那同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