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朝廷採取何種態度?是視為異端排斥,還是理解與接納?(第2/2 頁)
顧綾雪微微一笑,道:“諸位稱呼我為顧校長就行了,至於你的問題……”
“帝都大學之所以設立各個學派的獨立學院,為的就是確保每一家學說都能在原有的體系下得到完整傳承與發展。”
“同時,學校也將透過定期舉辦學術論壇、跨學科研討以及聯合課程等形式,搭建一個百家爭鳴、相容幷蓄的平臺。”
“這樣,學子們可以在深入瞭解各自學派精髓的基礎上,廣泛接觸其他學說,從而拓寬視野,提升思辨能力,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當然,教育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培養能夠應對複雜挑戰的人才,挖掘學子們的最大潛能,而非侷限於鑽研某一特定領域。”
眾人聽此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幾個呼吸後,法家也有一人起身,直截了當的提出疑慮,“對人才的多方位培養在下十分贊同,但法家主張嚴明法治,若與其他學派理念發生衝突時,朝廷會如何處理?”
顧綾雪聽此只沉吟片刻,便回答道:“法家所慮不無道理,法治精神作為我大秦立國之本,所以各學院雖獨立,但還是要遵守共同制定的教學規範和法律法規的。”
“至於理念衝突,學校將提倡以理性探討、平等對話的方式解決,同時也會透過設定跨學科課程與實踐活動,引導學子們理解和接納不同流派的觀點,學會在多元思想碰撞中找到平衡點。”
“當然了,朝廷也會設立一個專門的學術仲裁機構,當矛盾無法內部化解時,由該機構依據公正公平的原則進行裁決。”
“簡而言之,法律是保障秩序的準繩,而不是阻礙思想交流的壁壘。”
這……
倒也有幾分道理啊……
也不是不能接受……
在場的學者們聽此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諸位還有疑問嗎?”顧綾雪微笑問道。
墨家的一位長者謹慎而試探性的開口問道,“我墨家素來倡導兼愛非攻、尚同尚賢,而今治國實踐中,我們如何能確保每個學子都能真正實踐這些理念,而不是淪為空談呢?”
這個問題不僅引發了在場墨家人士的關注,同時也引起了其他學派的人士們的廣泛共鳴。
秦朝以法家思想為主,強調法治和中央集權,但墨家的兼愛非攻,卻是反對無謂的戰爭的理念……
朝廷究竟會採取何種態度?
是將其視為異端予以排斥,還是理解與接納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