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媒人的嘴,騙人的鬼(第2/3 頁)
“倒驢不倒架,你就給三十塊錢彩禮又怎麼了?”
“媳婦娶進門再說啊!不就是三十塊錢嗎?”
“人家也沒追著你們家,讓你們現在就蓋房子啊!”
“死腦筋!不對,自私自利,只想著自己,算了,我不生氣,不生氣”
媒人的嘴,真的是太能說了。
這麼幾句話,就把自己摘的乾乾淨淨。
看到這種情況,秦軍也是無奈,因為這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算是普遍現象。
這也算是時代特色,因為現在就算是優越感十足的城裡人,過得也就那樣。
要知道,城裡人現在算是天之驕子,都是工人,跟農民可是有著天壤之別!
畢竟魯迅老先生曾經說過:共和國是有貴族的,那就是城裡人。
他們吃皇糧,拿工資,有定量的口糧,有各種票證,還有各種福利。
但是,相比幾十年後的乞丐來說,他們現在過的日子,也沒有好多少。
既然共和國的貴族們,都過的那個吊樣,就不要說一座小山村中的農民了。
村裡人什麼情況,這位媒婆肯定也知道。
在秦軍看來,三十塊錢換個媳婦,真的不虧。
可是,要是代入這個時代,代入一個一家七八口人,年終收入才一百三十塊的人家,那三十塊錢就是個天文數字。
不用說,老九叔家的堂哥,還是要繼續光著。
“走吧,我們去挖青石,爭取年後起上五間大瓦房!”
不想繼續看熱鬧,秦志河心情有點低落的說了一聲,就拉著秦風就走。
秦軍看了看臉色不好看的二哥,他家要是不起新房,恐怕二哥的結婚路也不會順暢。
跟著一起走出村子,秦軍的神色有點複雜。
本來他還只是為了口吃的,也是為了改善一下居住環境,才想著燒石灰。
現在看來,這燒石灰還真是個重要的事情,肯定要做好。
村子西邊,大部分是平整的田地,也都是些旱地。
這裡的土地之中,到處是大大小小的碎石,而且還都是石灰岩。
就是因為這個,這裡種什麼都長不好。
在這種地方,只要找得準,就能找到成堆的圓形、橢圓形青石。
一般這些岩石還都埋藏的不深,最多也就是在地下兩三米處。
找這種石頭窩,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憑經驗。
這就要看老秦,他知道哪塊地裡面,哪邊最容易乾旱。
比如種花生,每年乾旱的時候,哪邊長得一片花生最先乾枯,不用說,這邊的地下不是有沙子,就是有岩石。
土層薄,沒法存水,自然是最先開始乾旱。
這就是經驗,有著秦志河選擇挖掘地點,他們一家很快就開始有收穫。
冬季的土層,最少有二十厘米是凍土層,需要費勁的刨開。
而只要剝去這一層凍土,下面的土壤就很容易挖掘。
很快,一個一米的大坑,就出現在秦軍眼前。
秦志河同志的選擇沒錯,此時他一稿頭下去,就砸在了一塊石頭上。
用撬棍剝離出來,正是一個人頭大小的青黑色石頭。
這就是青石,以後可以製作石雕,也可以用作建築材料。
以後要是能夠買到水泥,跟水泥、沙子用水混合,就是混凝土。
可以說,石灰岩是一種十分優質的原材料,使用範圍很廣。
有了一次收穫,也就意味著無數次收穫,這是石灰岩的分佈特點。
也就是秦軍所在的齊魯中部,沒有太多石灰岩礦藏,要不然,也許一挖就是一個大型溶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