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第1/2 頁)
&ldo;那你現在能理解他這種&l;病&r;嗎?他為什麼要怎麼做?&rdo;方既明問,&ldo;如果讓你去演顧小喜,你覺得你需要準備那些情感去塑造這個人物?&rdo;
陳珂看著方既明,本來到了嘴邊的膚淺回答被他嚥了回去,他突然就明白了為什麼方既明現在問他關於《白玉壇》的問題,他想起自己剛剛差點失控的,完全不講道理的憤怒和嫉妒,那種前所未有洶湧澎湃的佔有慾,忽然就有點理解顧小喜這個人了。
&ldo;走,我們回去好好聊聊這本書和這個人,&rdo;方既明環著陳珂往屋子裡走,&ldo;你記得吧?我教過你&l;情感記憶&r;對表演的重要性,所有你感受過的情緒都要好好體會,牢牢記住,這些都是一個演員的寶貴素材,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用的上。&rdo;
☆、灼灼少年
方既明借著這個小誤會, 不但和陳珂談了感情,還給他上了一節表演課。
大宅子的走廊裡是安了監控錄影的,方既明把影片調出來給陳珂看,那上面記錄了陳珂站在樓梯口偷窺和兩次在健身房門前想要敲門的情景。
&ldo;注意觀察你自己的表情,疑惑、憤怒、不安、焦躁、委屈……這些情緒變化融合,你一句話都沒說,但是我卻都看出來了……&rdo;方既明指著影片畫面, 拉大高畫質影象讓陳珂觀察。
&ldo;老師,您的意思是我記住這種狀態下的動作和表情,以後拍戲時在類似情境下, 就可以拿出來用了?&rdo;陳珂認真道,這大概是表演體系下&ldo;方法派&rdo;的理論。
&ldo;不要去記憶和模仿外在的動作和表情,重要的是回憶當時的心理狀態,在情感回憶的引導下去表現規定情境下新的內容, 畢竟你是角色,而不是你自己。&rdo;方既明說, &ldo;體驗角色永遠比套用方法重要,你的優勢在於靈氣而不是匠氣。&rdo;
陳珂歪著頭想了想:&ldo;就是說我要用身體記住自己高興或者憤怒時候的情緒體驗,用這種內在的東西去演繹出不同人物不同的外在,人類的情感是共通的, 高興就是高興,但張三和李四笑的樣子並不相同……&rdo;
方既明露出淺淡的笑意,他拍了拍陳珂的頭,誇了句&ldo;孺子可教&rdo;。
方既明早就發現陳珂很聰明, 他對藝術有天然的審美,對表演有敏銳的悟性,即便一些理論的東西生澀難懂,也只需要稍加點撥,陳珂就會自己去聯想他生活和工作中的真實經驗,讓難題變得簡單。
這段時間,他在各方面的成長和進步都是顯而易見的。
方既明看著他,就像看著自己親手種的一株小樹苗,在辛勤的修剪灌溉之下,抽枝發芽,開花結果,在陽光下搖曳生姿。
那種欣慰和成就感不言而喻。
雖然現在的果子還很小,但方既明樂意看著它們日漸成熟,散發出飽滿誘人的香氣。
當然,偶爾摘一個下來嘗嘗也不錯。
下午,方既明陪陳珂一起看了個片單上的電影,方既明給陳珂列的上百部電影已經看了大部分了。
今天選的是個歐洲文藝片,藝術性是好的,但節奏實在太沉悶,陳珂堅持了半個多小時,就倚在方既明溫暖的懷抱裡睡著了。
沒辦法,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更何況午後這種昏昏沉沉的時候,還是在溫暖黑暗,隔音效果極佳的私人影院裡。
陳珂迷迷糊糊覺得自己一覺睡了大半年,可真正醒過來一看,電影都還沒放完,他想偷偷擦掉沾在方既明胸前衣襟上的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