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養馬城外狼煙起(第1/3 頁)
可甘世英一見著房書安他們來了,當時把臉蛋子一沉:呃,我說各位,你們在雲華山打你們的賊也就是了,無端跑來這瓦亭寨所為何故?本府軍務繁忙,實在無暇招待,各位請便吧。
聽這言下之意,似乎是要趕人。
小太保鍾林一聽,火往上撞,心說這些年來打過交道的文官武將不在少數,還從來沒見過像這位這麼難纏的蘑菇頭,當時臉上就帶出來了。
房書安一瞧,連忙打哈哈:嘿嘿嘿,我說甘大人,不要誤會,我們奉了欽差大人的差派,前來是為了幫兵助陣,哪怕就是上陣廝殺呢,只要能為國報效,那就是死了也沒有含怨。
甘世英聽了房書安說這話,心說能幫忙可也不錯,只要不來添亂就成。
但是,大帳之內的其他人兒,您比如說兵馬都總管田況,沒羽神箭花二郎等等這些個人兒,他們對開封府的這幫人其實都非常有好感,都覺著開封府這些幫人都沒架子,熱心腸兒,因此還偷偷的給房書安他們使眼色,那意思是,來的好哇。
這時候,甘世英就打算在帥帳之中,召集眾將,要好好商討一下,這個仗該怎麼個打法。而房書安他們正好兒,趕了這麼個時候,索性就沒走,想要一塊兒聽聽。
一聲令下,傳令兵擂鼓升帳,幾十員將領各穿盔甲戰袍,腰中跨著刀,一個個兒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就來在中軍大帳,分列兩廂。
大帳正中,帥案之後,知府大人甘世英身著戎裝,擰著眉瞪著眼,滿臉的威嚴,這時候一拍帥案,啪~ 我說各位,西夏國的叛臣賊子李元昊,不思我朝皇帝陛下的隆恩,日前發出大兵二十萬,兵分兩路,一路出彭陽,一路出劉燔堡,想要兩路夾擊,像把鉗子似的夾住我軍,各位將軍,對此有何看法,儘可講來。
甘世英話音剛落,站在頭前兒的都總管田況便走出佇列,一拱手,嘩啦~帶動身上的甲葉子直響,啟稟大帥,末將有奏。
田將軍,有何高見?
大帥,末將以為,党項蠻子全民皆兵,驍勇好戰,其童子十歲便能騎馬,李元昊練兵多年,所練騎兵鐵鷂子更是縱橫天下,罕有敵手,惟其如此,我軍不宜與其硬碰硬,而應在城外紮下營寨,以少量騎兵示弱誘敵,而後把敵軍吸引至我軍的包圍圈,設伏奇襲,聚而殲之,如此可保萬全,請大帥明鑑。
按實際情況來說,這位田將軍說的一點兒沒錯,大宋邊軍碰著西夏鐵鷂子,是屢戰屢敗,要說硬碰硬,那是以己之短擊敵之長,顯然是划不來。
但是,田況方才那番話,顯然是杵到甘世英的肺管子了,就見甘世英把眼珠子一瞪,啪一拍帥案:大膽的田況,你只說如何對敵便了,誰要你說什麼党項人縱橫天下,罕有對手?大敵當前,你這不是滅我軍銳氣,漲敵人的威風嗎?左右,給我拉出去,杖責二十,以儆效尤。
眾將聞聽,都是一驚,心說這這這,說句話就要挨頓胖揍,這,這仗還怎麼打?
因此,二路都巡檢趙政,奓著膽子出列一拱手,大帥且慢。
噢?趙政,你有何說?
稟大帥,如您所言,大敵當前,士氣尤為重要,倘若因為一時口角之故,杖責主將,難免大傷我軍銳氣,田將軍一時失言,但是其所講對敵方略,末將以為,實為上上策,還願大帥三思。
其他將領一聽,也紛紛俯首躬身,嘩啦一聲響,願大帥三思。
甘世英一皺眉,從鼻子後頭發出一聲哼哼,嗯,也罷,田況,還不退在一旁。
田況臉一紅,心中卻是不服不忿,但是官大一級壓死人,你還沒轍,因此田況一咬後槽牙,也沒回應甘世英,一跨步迴歸本隊。
就聽甘世英繼續問道,各位將軍,哪位還有計策?
這時隨軍副使葛懷民出列拱手,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