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女性絕緣體(第1/2 頁)
劉一鳴興奮的說道:“確定方向後辦法有很多,我們可以讓棉被廠用免費為職工彈棉絮的名義讓他們交出之前發的棉被,誰拿不出來,誰有嫌疑,是不是這個理?透過嫌疑人排查他周遭女性,順藤摸瓜把女屍身份調查出來鎖定兇手!”
“哈哈!是這個理,來,哥看看你的腦瓜裡到底長了一些什麼?怎麼這麼好用呢?”
秦城地區一共三個棉被廠,劉猛和劉一鳴運氣好,照片中的數字秦城國營棉被廠一廠被認出來了。
年約5旬的吳主任把照片湊在眼前認真辨認,放下照片,扶了扶眼鏡,點頭道:“對,是我們生產的棉被,不過我們現在早不用這種編號了。照片中的意思是,77年4月23日五車間生產。”
“您知道這批貨送到哪裡嗎?”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你們去財務處問問,他們那裡有進出貨賬本。”
財務辦公室,幾人在木架上好不容易找到了關於這批貨的資訊。
這批棉77年11月份分配給羅致縣鍋爐廠,一共538床,簽收單上面寫著收貨人:彭軍。
他?
腦海裡浮現出彭軍資訊:彭軍,男,30歲,單身,家住清華街道179號,羅致縣國營鍋爐廠貨車司機。
廠長李大民同意配合刑偵大隊行動,約定第二天聯絡鍋爐廠,名義是免費彈棉花。
對於鍋爐廠職工來說免費彈棉花是一項不錯利民福利,各家各戶爭先恐後抱著自家棉被排隊,彈一床棉被5毛錢呢。
棉被廠來了六人,兩人負責登記,四人負責在房間裡彈棉花,房間裡傳出“梆梆梆”的聲音。
對照職工名單,一共有四戶人沒有拿棉被過來,分別是聶汝西、周立峰、呂強、彭軍。
彭軍的名字再次出現在劉一鳴眼前時特別刺眼,果然有他。
經過鍋爐廠後勤處長的詢問,四人沒有拿來的原因簡單,理由充足。聶汝西和呂強剛參加工作,棉被寄回家孝敬父母,周立峰不用查,去年因為盜竊罪現在還在北大荒戴著草帽種糧食,彭軍的回答是送朋友了。
前面兩人的回答發一個協查通報到他們老家一查便知,彭軍作為唯一一個值得調查的物件真正進入到了秦城公安刑偵大隊眼中。
鍋爐房職工家屬區背靠一座名叫水池山的小山,八棟六層小樓住了近兩千人形成了一個大型生活區。
走進鐵築的半圓形大門,生活區散發著濃郁生活氣息。羽毛球場,乒乓臺,甚至還有一個標準的燈光籃球場位於生活區東南一側,洗衣房、公共浴室、廁所、晾曬區、下棋打牌用的石桌石凳一應俱全。
每棟樓有四個單元,上去後每層都是一個現在樓房的標準樣式:通廊陽臺。各家在陽臺上密密麻麻擺滿了各種廚房用品。
三三兩兩的男女臉上帶著幸福的笑意,有的拿著飯盒,有的提著水桶穿梭於生活區中。
“他們幸福感指數很高,真好。”劉一鳴略帶傷感的說道,眼前的場景讓他想起了前世就讀的那個新建於60年代的廠礦子弟校,如今那個廠應該與這裡一般繁榮吧。
“收入穩定,鐵飯碗。農村人擔心的結婚、生子、養老對於他們來說毫無壓力,自然心情愉快。”劉猛有時挺羨慕國營廠職工的生活,不像自己為了案子東奔西走,收入和生活質量不見得比他們高。
簡單走了一圈,熟悉熟悉環境。
“找個大嬸兒聊聊。”劉一鳴堅信有人的地方一定就有王桂花似的人物存在。洗衣房外正在晾衣服的凌敏就是這樣一個人,年齡52歲,麻花辮,藍色男式工裝衣服,沒有工作,男人在廠裡擔任車間主任。男人在工作中的權力的傳遞導致她成為了生活區資訊交流中心負責人。
兩個陌生人肆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