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第2/3 頁)
題,很多太監祖籍福建,據說兩者是有聯絡的
3、唐大人現在寫的新的問刑條例,歷史上是有原型的,在文中這位太子朱佑樘登基之後,明朝出了個《問刑條例》,就是在《大明律》的基礎上,對一些原來沒有規定的問題進行延伸規範。這裡出自唐大人之手,就是對後文的一個暗示,你們懂的
第58章
當所有人的臉色因為唐泛的話或多或少都起了一些變化的時候,唯獨張尚書笑了笑,甚至有些和藹地問:&ldo;既然如此,你可有什麼章程,不妨提出來,大家參詳參詳。&rdo;
唐泛道:&ldo;身為刑官,本該明習律令才是,但我翻閱舊年卷宗時,發現河南清吏司諸員不說通曉律法,只怕連《大明律》都未有翻看一下,全憑個人喜惡來斷案,如此長久以往,才使得司內卷宗錯亂,舊案紛雜。&rdo;
&ldo;就拿去年開封府呈上來的一樁案子來說,有兩兄弟因財產繼承而起糾紛,為了打贏官司,雙方互揭對方陰私,其中還牽扯到人命官司,對錯真假難辨,開封府因覺棘手,便上呈刑部決斷,當時此案正好呈到尹員外郎那裡。&rdo;
聽到這裡,尹元化心中咯噔一聲,隱約猜到唐泛想說什麼,但他想要阻止已經來不及了,只能任憑他繼續說下去。
果然,唐泛又道:&ldo;結果尹員外郎判決將兩兄弟各責打一頓,又以情理說服他們身為同胞兄弟,應該互相體諒,據說開封府接到刑部判決之後,依言照辦,事情果然很快平息下來。&rdo;
張尚書拈鬚頷首:&ldo;你特地將其拎出來說,是否後來又出了什麼問題?&rdo;
唐泛拱手:&ldo;部堂英明,正是如此。我檢視此案的時候,發現兄弟倆互相揭發的陰私裡,還包括了一樁人命官司,雖未知真假,但尹員外郎並沒有責成開封府徹查,反倒將此忽略過去,此其一。&rdo;
&ldo;還有,與財產相關,《大明律》早有明文規定,可循例而行,若無律可循,方才以情理判之,但尹員外郎未曾翻閱明律,也不管其中規定,便草草斷之,致使上行下效,長此以往,必將使地方官員視律法如無物,如同尹員外郎那般隨心所欲。&rdo;
尹元化再也忍不住了,他騰地站起來:&ldo;你這是血口噴人,我怎麼隨心所欲了!那兩兄弟的官司打了十多年,他們所說的許多事情早就無從查起,又如何斷定真假!我從情理人倫出發,勸說他們要本著兄弟之誼,互相友愛,讓他們自己協商解決此事,不必事事訴諸官府,又有何不妥?!&rdo;
唐泛淡淡道:&ldo;問題就出來他們互相揭短上,我看了卷宗,當時他們互相揭短,為他們出來作證的,都是雙方妻兒,以及他們兩人其他的兄弟,《大明律》早有雲,弟不證兄,妻不證夫,奴婢不證主,所以這些人的證詞,通通是不能生效的。然而尹員外郎在對下行文時,並沒有明確指出並斥責這種行為。另外,若是財產久決不下,就該一切以律令為標準來裁斷,而不該讓他們自行協商。我曾派人去調查,發現在刑部下文之後,這兩兄弟的爭執非但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如今已是鬧得鄉裡盡知。敢問尹員外郎,你所說的按照風俗人倫對他們進行教化,教化又在何處?&rdo;
尹元化語塞,忽然想起另外一個問題,連忙詰問道:&ldo;你來刑部上任不過四五天,如何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查到案子的進展,莫不是在隨口胡言不成?&rdo;
唐泛搖搖頭:&ldo;你莫不是忘了,錦衣衛在各地皆設有衛所?&rdo;
尹元化瞠目結舌,這傢伙竟然讓錦衣衛去查案?問題是錦衣衛又怎麼會聽他的?
他隱隱發現唐泛此人好像並不像想像中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