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2 頁)
柳鵬最後不忘補充了一句:&ldo;阿爹您真覺得咱們柳家能讀出個進士老爺舉人老爺嗎?我是不指望了。&rdo;
按照大明朝的規矩,天下雜吏的職務晉升有著天花板,那就是任你有萬般神通,千般能耐,哪怕是皇親國戚,哪怕立下了不世功勳,也不可能越過知府老爺這天花板,事實上雜吏能升到知縣就可以稱為破格用人了。
只有科舉出身才是真正的正途,可惜科舉這條路太過艱辛,可以說是十死無生,千軍萬馬同闖獨木橋,一個普通衙役家庭根本沒有科舉所需要的海量金錢、資源與時間。
柳康傑可是親眼見過好些家庭為了這鏡花水月的幻想,苦苦拼搏了一輩子之後到了無法收拾殘局的地步,最後只餘下一頭悔恨的白髮與破敗不堪的家境。
柳康傑原本對於自己的兒子原本還抱了一點僥倖與希望,但是聽到了柳鵬自己這麼說,讓他不得不面對殘酷至極的現實世界:&ldo;哎!原本還以為咱們家能出個讀書人!你真是想要爭這個位置?&rdo;
這一個位置必須去爭,不能不去爭,不得不去爭!
因為現在已經是萬曆四十年的初冬了!
離萬曆四十三、四年的山東大旱只有區區兩年多時間了!離努爾哈赤建國稱汗以天命自許,同樣只有兩年多時間。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第2章求人送禮
萬曆四十三、四年的山東大旱,可以說是晚明最嚴重的一次天災,時人謂&ldo;東省異災之餘,死徙流離十之六七,幸而存者,非溝壑殘軀,則萑苻遺黨&rdo;。
在地方誌的記載裡,災情同樣嚴重到令人驚怖的程度:&ldo;周歲之間,兵死者、獄死者、饑寒死者、病疫死者、流亡者、棄道旁者、販之四方者,全齊生齒十去其六,民間相傳從來未有此厄&rdo;。
光從&ldo;民間相傳從來未有此厄&rdo;這一句,就可以想見災情的嚴重程度。
根據另一個時空人口學者的研究,大災荒之前的山東有將近一千五百萬人口,而這次空前大旱讓山東全省損失了大約六百萬到七百萬人口,換句話說整個山東損失了將近一半的人口。
一想到這些,柳鵬只覺百感交集,又是激憤不平,又有豪情萬丈,他不由長長地呼了一口氣。
天道不公,亂世沉淪,但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活人萬千,我不會讓那一場浩劫重演。
他很有信心地說:&ldo;阿爹,您等不及,我也等不及,俗話說得好,八十少進士,讀書讀書,讀到什麼時候才到頭啊!我現在就想出來幫您辦事!&rdo;
看到柳康傑還有點猶豫,柳鵬又補充了一句:&ldo;這世道不太平,還是早點謀個立足之地為好!&rdo;
&ldo;沒那麼誇張吧?&rdo;柳康傑說道:&ldo;萬曆爺坐了四十年江山,這大明一直太太平平,除了前些年北邊鬧過倭寇,我們山東就沒出過什麼大事!如果鵬兒你這麼想的,你還是應當多讀些書,咱們家也應該出個讀書人了,老爹再苦再累也能供得起!&rdo;
太平,太平!柳鵬覺得這蒼穹之下最缺的就是太平二字,因此他苦口婆心地勸道:&ldo;爹,這世間的事情再苦再難,有難過求人送禮的?&rdo;
柳康傑一時間語塞,他是老派人,這輩子就沒怎麼求過人,更不要給上司送禮了,柳鵬卻很有主張:&ldo;世間無難事,只怕求人送禮,更難的是,找不到送禮的路子,爹,你是老公門了,您跟我好好說,咱們縣尊大人的房門朝哪邊開?&rdo;
柳康傑又是搖頭又是無奈:&ldo;兒子,我哪知道縣尊大人的房門朝哪邊開了?我做了這麼年,跟縣尊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