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松花蛋成(第1/3 頁)
幾天時間內,鄭若縈在清源縣買到的蔗苗陸續的運到了鳳山,一隊隊的馬車規模龐大,氣勢驚人,許多鳳山人士以為南溪另一邊最近將會有什麼大的動作,紛紛過來觀看,結果大家一看竟然是一百多畝的旱地全部種上了甘蔗,而且為了方便灌溉,岸邊樹起了一座吊桶,兩個農夫配合著,一個人拉竿,一個人提水桶,雖然一次只能一小桶,但是每天不停地取水,一大片的土地也陸續得到了灌溉。
地裡的甘蔗種得很有規律,土地的面積雖然很廣大,但是甘蔗並不是見縫插針地種下去,而是一畦一畦就像稻田裡的秧苗一樣,錯落有致,讓人看著賞心悅目。
這些蔗田面積太過於龐大,以前鳳山雖然也有人種過一陣子的甘蔗,但是奈何這玩意在鳳山人們的需求並不旺盛,也就小孩子對這類東西比較嘴饞,大人僅是偶爾吃一吃這類東西。
鄭益謙本以為自己的女兒只是小打小鬧,沒想到她是玩真的,看著那一百來畝漫山遍野的甘蔗苗他震驚得下巴差點掉到地上,這麼多的甘蔗將來成熟時,莫說是賣掉,就是運出去運到別的地方都是很大的一個工程,唉,年輕人不知道輕重,一下就走錯路了。他本以為這個寶貝閨女跟著自己平日裡沒少在商鋪裡轉悠,這些生意的門道應該懂一點的,物以稀為貴,這甘蔗自己種了這麼多,價格能貴得起來嗎。
鄭若縈還沒有跟他說過種這些甘蔗的真正用意,所以他才會有如些擔心。
梁川后來也沒怎麼來看這些甘蔗苗了,因為說實話甘蔗這玩意,真的就是你隨便往地裡一插,只要有水有陽光,不去折騰它,季節一到它自己就能長得亭亭玉立,費著精力去伺候這些甘蔗,只是希望提升一點甘蔗的產量。
廣西至今還有很多的地方種植著黑皮蔗,當地的農民種這玩意純粹就是用來榨土紅糖的,這種紅糖品質很不錯,特別是對坐月子的婦女剛生產完體弱虛寒,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他們的甘蔗地至今仍是保持幾百年來的野生放養的這種模式,但,即使沒有精心去打理,一年下來甘蔗的產量也足夠他們來製作土紅糖了。
十幾天下來,房子那邊雛形已經出來了,而且這幫螺城師傅真的是拿出十二分的認真態度來對待蓋房子這件事。
眼下臘月底已經接近年關了,梁川知道這工期在年前肯定是趕不完了,也問過這些螺城師傅,要不要先停一停,回去把年過了再回來接著幹,趙發達一聽這話吹鬍子瞪眼睛的,這造房的活哪裡能說停就停,祖師爺教給他們的就是盡職盡責,過年是小事,把手頭的活全部做好了,給主人家一個滿意的宅子,再回去過也不遲,那樣也能過得心安!
梁川見他們這麼多人今年這個年可能就在工地過了,倒是挺過意不去的。不過他們這種誠懇犧牲的精神倒是很讓人敬佩服,討生活本就就由不得自己,想過節日而得罪了東家,往往鬧得很不愉快,碰上自己這種好說話的還好,有的蠻苛一點的,哪裡會與你商量。
連日來梁川的頭上的斧子每天幾千下揮舞出去,輕重準狠。
天下萬法,殊途同歸,不比讀書參禪這樣的靠祖師爺賞飯,需要天生的悟性,繩鋸木斷,滴水穿石才是正途。
這臘月雖然已過立春,但是山上偶爾料峭之時,早起之時還有霜凍結冰,手握著那柄刺骨的斧子別提多難受。李初一眼看這個年輕人第一眼輕佻不羈,給人一種毫無定力的感覺,不想他竟然毫不動搖,一次偷懶都沒有,砍出無數的柴,倒是自己要每天揹著這柴去集市賣。
李初一的老房子讓大蠻山的一夥人燒得連渣也不剩,就剩下了一缸子的松花蛋。那缸子的松花蛋封起來經歷了火的洗練,過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
這一缸子的松花蛋其實大家都沒有放在心上,連藝娘都以為項陽是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