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大明武德充沛,卻以仁政勝利!(第1/3 頁)
“啟稟陛下,臣已思慮過此事。”
張居正這時回了一句。
朱翊鈞和其他公卿因而都朝張居正看了過來。
張居正這時則道:“臣認為,可在東瀛實行昔日令海公在南直所行的嚴管之制!”
“東瀛乃新歸為我漢家之地,為止該地干戈,而使德教皇風能於該地簇生,而真正成為王化之地,故當先嚴行教化。”
“叛者,當盡誅之!順者,當勉勵之!且當定一個十年或二十年的教化之期。”
“教化之期內,新歸之地暫不同於本朝其他各司制度,新歸之地暫不允與諸省自由往來,除非是本國原有子民。”
“新歸之地,所得土地當優先分給本國原有子民,為的是鼓勵本國原有子民遷移過去,促進該地德教,使當地盡除胡腥,而能知禮尚德,永免干戈。”
“而新歸之地的原本夷民,當由朝廷派官員組織他們在當地開礦,或者在海外參與屯田,而用分不完的田地之收成,作為勞軍之費,以削減常駐海外官兵因遠離家鄉而產生的思鄉思親之怨;本朝國民安土重遷,需用重餉彌補親人分離的痛苦,而避免底層軍民亦不支援對外駐軍;另外,這樣做也是實行以工代賑之法,賑濟新歸之地的飢寒夷民,也便於組織他們接受教化。”
張居正說到這裡,就遞上本來:“此皆臣言,望陛下斟酌決斷!”
張宏忙將張居正的初本接了過來,遞給了朱翊鈞。
朱翊鈞接過後,就問在堂諸公卿:“諸卿可有異議?”
“陛下,以臣之見,既然要教化,除命善戰者去加之以威外,如今看來也得選理學大儒去傳播聖賢道理,蕩除當地不正之學。”
這時,禮部尚書潘成說了起來。
朱翊鈞點首:“很是,潘卿所奏與先生之進言,皆令六部照章議覆執行!”
六部尚書皆拱手稱是。
至此,大明算是正式開始在對外擴張方面進行制度化,提出新的制度建設。
這也算是把帝國的改革事業推行了新的階段。
即大明帝國的這群主持改革的君臣們,不再只是對內部進行改革,而正式開始對外部進行改革。
而在這時的東瀛平戶和長崎等地。
駐紮於此的明將陳子鑾和童子明則已經在按照戚繼光的吩咐,對當地的倭人開始進行新的安排。
“這裡還有一個倭人,把他抓走,讓他去服役!”
這天,一正在挖野菜的倭人少年森岡毅一,剛挖出今年新春裡才長出來的野菜,就迫不及待地準備送入嘴中,且面帶笑意時,一隊朝鮮輔兵就在一明軍武官的喝令下,將這倭人森田毅一抓了過來。
森岡毅一手裡的野菜也被朝鮮輔兵打飛在地,且被朝鮮輔兵一腳踩在了地上,踩進了泥裡。
他因而大怒,兩眼血紅,但又因為飢餓導致力氣有限,最後只能以哽咽落淚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準備果腹之野菜被破壞的憤怒。
但沒多久,待森岡毅一來到服役的目的地,在看見一籮筐的土豆和番薯乃至饅頭、以及醃製肥肉時,當即就伸出手,來要抓了來吃。
“別搶!排隊等著領,鹹肉和饅頭是給你們乾重活補充體力用的,隔兩天一次,所以晚上和接下來兩天內是沒有的。”
一因會倭語被僱來管這些倭奴吃食的浙兵武官這時說了起來,且直接一刀搠死了一名不聽話的倭人,然後將這倭人的頭割了下來,丟在其他倭人面前:“否則,就別怪老子不客氣!一群狗東西!”
這些倭人立即老實了不少,隻眼巴巴地按照安排跪在地上,抬頭看著那些吃食流口水。
森岡毅一也溫順地去了後面排起隊來,而在領到自己的吃食後,才笑容燦爛的大口吃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