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斥罵小官(第1/3 頁)
“荒唐!”
方逢時這時直接詈罵了一句。
因為沒想到他一個堂堂少師、吏部尚書兼五軍都督府樞密院樞密使、同知侍御司督司大臣、政事堂參政大臣,執政樞相卿,竟被幾個小官要求自己感恩,感恩是他們給自己帶來了現在的權力和地位。
方逢時罵後就讓顧憲成、魏允中、李三才給自己讓開。
顧憲成等沒有讓開,且顧憲成還繼續言道:“以樞相如今的權勢地位,已同於首揆,如宋之西府執政,何必看他內閣臉色,而繼續為內閣走犬?”
“放肆!是誰容許爾等如此非議執政的!”
方逢時直接質問起來。
“難道不是嗎?”
“如若不是,樞相當現在就直接說說,樞相會如何替天子票擬謝給諫封駁詔旨之奏?!”
魏允中咄咄逼人地問了起來。
李三才也冷笑了起來,說:“樞相總不至於連打算如何票擬此事,也要瞞著我們,不讓我等知道吧?”
“但樞相可知道,如今謝給諫已自知可能忤逆權臣,而已坐於家中等著自縊呢!只因我等勸住,他才沒有自縊,因我等說樞相乃惜才賢達之人,願來樞密院替其向樞相求情,才使其相信,願意等著樞相去救他,但他答應只等今日這一日;”
“除非樞相真的寧坐視謝給諫因此身亡,也要唯江陵之意志是從,而不敢自做決斷,才在這時不肯給我等一干答覆。”
“你們在威脅本院?”
方逢時沉聲問道。
“非也!只是想讓天下人知道,樞相非江陵走犬!”
顧憲成這時回答道。
方逢時不得不語氣和緩下來,問道:“趁著國帑充裕,而天子不侈,權貴不敢求賜時,增兵強軍有何不好,難道爾等不擔心庚戌之變與大規模倭亂再上演嗎?”
“胡虜掠而即去,不過損些人口財貨而已,與武夫做大,天子將有大興征伐之能,孰輕孰重,樞相不知否?”
顧憲成問道。
李三才也道:“沒錯,樞相難道這也分不清楚?”
方逢時又問:“胡虜因此做大,而漸成坐虜,乃至養出精兵數萬,也有文臣謀士,更有農兵制度,乃至有滅我中國之能,又當如何?到那時,天子無兵,如何為之?”
“可集結各鎮總兵家丁數萬,足以滅虜,而可保無虞!”
“所以,天子無兵,也不影響社稷也!”
顧憲成言道。
方逢時呵呵冷笑:“各鎮總兵有家丁,而天子無兵,朝廷如何制之?”
“樞相可是糊塗?”
李三才笑著問了一句,然後回道:“自然以糧餉制之!”
“只要不像現在這樣給他們增加糧餉,以九邊各鎮自家那點田地收成與邊貿微薄所得,養族人尚且不夠,若朝廷不給很多糧餉,養家丁最多不過數千,如何能成事?”
“且還因各鎮分屬不同籍貫,還可以使其互相制衡,而使得一聖旨,就能讓其一將回京領死!”
李三才接著又說了起來,然後又道:“而如此,也相當於只讓九邊各鎮將校帶著少量家丁替朝廷守住九邊就行,或者偶爾幫著剿滅一些流寇,遇大事也可聚而討之,則就可保國祚百年!”
“關鍵是,可省不少養兵之費,避免出現冗兵冗費之情況;”
“除此之外,也能使天子不因兵強馬壯而窮兵黷武,還能節省開支,如此,就可減免商稅,讓利於民,則民富而國安也!”
李三才說著就問方逢時:“樞相難道就不明白這輕徭薄賦、不輕易言兵,方能國運昌隆的聖賢道理?”
“照你所言,只准九邊各鎮養少量家丁以維持九邊穩定,連募集的南兵將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