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人口調查(第2/3 頁)
朱翊鈞已打算設立統計與研究相應資料的機構,而對調查所得的資料進行科學分析,進而為後面的改制提供指南,尤其是眼下剛剛調查完畢的全國田畝資料。
畢竟,清丈田畝不能白清丈,其意義也不能只用來增加田賦。
話轉回來。
朱翊鈞這裡說著就問向張居正:“先生覺得呢?”
張居正沉吟片刻後,就拱手道:“陛下聖明!”
朱翊鈞則繼續道:“所以新政不能到清丈田畝就結束,還得繼續推行新的改制之策,正好閣臣馬師傅與申師傅皆已巡視地方回京,還望先生與這倆師傅和眾公卿商議,再立新的可改之政,以盡除積年宿弊。”
張居正拱手稱是。
“這確定新的改制之策前,各地的撫按藩臬也不要閒著,下道詔旨,讓他們著手準備調查人口,朕即位這麼多年,得清楚自己已有多少子民。”
“另外,在詔旨中說明,充為養兒養女的奴婢奴僕們也要統計在冊,為防止權貴官紳等大戶不願如實彙報蓄奴情況,要於旨意中點明,如果不如實讓官府登記,一旦有婢僕逃跑或失蹤,而沒有登記在冊,官府不得替其搜尋抓捕。”
朱翊鈞這時言道。
朱翊鈞其實早就想做一次大明的全國人口大普查。
畢竟不對全國人口摸個底,很多事做起來也很沒底。
比如工人佔總人口的比例,就涉及到大明的商品經濟發展狀況,朝廷要不要開始對商品經濟進行干預,乃至開始對這些工人投來更大的關注,以及是否該及時廢除明孝宗時下旨確立的僱工罷工當視以下犯上之罪而同謀逆罪凌遲處之的律令。
這些都很有必要,也是把自己漢人當人的一個最基本的。
只是因為前幾年需要整肅吏治、追繳逋賦乃至清丈田畝,而整個以改革派和循吏為主要成色構成的官僚體系還抽不開身進行人口普查。
所以,朱翊鈞到現在清丈田畝結束後,才要求下詔進行人口普查。
“瞅見了吧,陛下是愛民的,沒有真的因為國朝人多地廣,而有將天下生民視為同草芥一樣,一段時間大量消逝後就能又瘋長出來,而覺得不用去統計,是真的把天下庶民當成了自己的子民,而要見其數目於冊上。”
張居正在文華殿講讀結束而離開時,就對新的起居注官王家屏說了起來。
因為沈鯉已自請外調,只是他剛外調不久就得知其父去世,而不得不直接回鄉丁憂,順便訪查鄉間民情。
所以,王家屏就成了新的起居注官。
張居正這時對剛到御前任起居注官而對皇帝不是很熟悉的王家屏說後,王家屏就拱手回道:
“元輔說的是,下僚也由此看見了陛下的愛民之心,只是也沒想到,天子果然亦如元輔所言,本身也有很強的勵精圖治之心!而使得元輔剛才的提醒也顯得沒必要。”
張居正淡淡一笑,就道:“你知道就好!只是做天子近臣,當記住一句話:‘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畢竟有人是不希望天子有銳氣的。”
王家屏回道:“下僚明白!”
張居正頷首,未再說什麼。
王家屏並不是他的學生。
而至於張居正為什麼沒有推薦自己的學生任起居注官,則是因為他這個首輔銳意改革,和之前,奪情未遵從禮制而遵從了聖命的緣故,使得他的門生大多已經背叛了他。
所以,他的學生裡已經找不出出身翰林而文才不錯可任起居注事,又品性端正且謹慎寡言不輕易交友結社的官員。
他也就只能從不是他學生的人裡尋。
王家屏也就因此得以任新的起居注官。
正因為此,張居正很多時候需要主動和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