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走近娛樂圈之公司倒閉三百遍多木木多 > 第14章 陸影帝造孽

第14章 陸影帝造孽(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唐:開局被當成妖怪怎麼辦?鬼滅之刃之雪之呼吸幽默風趣解讀黃帝內經火影:團藏之孫五歲手搓水龍彈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大唐小醫師紅樓:我能創造一個新賈府三國再現:諸葛亮不是後勤部長脫了官衣,你跟我一個山賊講道理?戰場殺神從馬前卒開始我一個庶子,權傾天下很合理吧?我家有個電飯鍋戰國之燕歌一人:融合爛命華,哪都通之癲!海賊:開局獲得黑龍王果實穿越大秦,給秦始皇打暈塞麻袋裡四合院之大清洗爆兵百萬佔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斬神:開局三真同月令當我在火影成為空律

陸北旌忍住一個大哈欠,等著前面的女生動作。

今天這個試鏡不會太容易,他和梁平都心裡有數。

只是再不容易也沒辦法,實是因為沒有別的選擇了。

《武王傳》這個專案是四年前開始的。

陸北旌成名早,發跡早。雖然男演員的演藝壽命長,但觀眾和市場卻是渴望新面孔的,就在他從東京電影節載譽而歸的那一次後,他的電影上座率就開始節節下降。

並不是電影質量下降,也不是專案不夠迎合市場,只是因為觀眾看夠他了。

電影市場的容量在擴大,留給他的地盤卻越來越小。

市場經理對他說,不是他不夠好,而是觀眾喜新厭舊,對他求全責倍。他的每一次出現,觀眾都會期待他能帶來更高的成績,但電影這個東西是有天花板的,不是可以一直進步的。票房可以無限上升,但觀眾對他的評價卻不會一直保持新的高度。換句話說,就是眾口難調。

所有的明星都要面對這個現實。

只有一個辦法能保持觀眾對他的新鮮感,那就是少出現。

陸北旌從那以後就不再接廣告,不再保持熱度,從大眾的視野中退出,從一年一部電影或電視劇,變成了十年兩部電影。

他是把演戲當成終生事業的,甚至願意活到老,演到老,假如到了八十歲還能上臺演電影,他就覺得此生無憾了。

所以,在別的小生還在努力拼獎拼履歷的時候,他二十八歲就過得像養老了。

十年兩部電影的容量就意味著一部也不能粗製濫造。他不缺投資人,也不缺好編劇好導演,相反,當大家得知他願意花五年的時間去磨一部電影之後,他的投資人都很高興,市場給他的也是正面反饋。

兩部電影,一部用來衝獎,一部就是純商業片,就是用來賺錢給投資人回報的。

《武王傳》就是純商業片。

以現在電影工業的技術來講,古代戰爭片的宏大場面已經可以做得相當優秀了,中國的電影cg技術在好萊塢電影工廠的磨練下已非十年前可比,這就意味著電影成本大大壓縮。

《武王傳》的立項很早,劇本完成的也很快,投資也很快到位了,劇組建立的也很順利,但就在演員的選拔上出現了嚴重的失誤。

因為是純商業片,導演和編劇都不打算在劇本上玩太多花樣,劇情很簡單,就是武王與千古一帝姜姬的愛情故事。因為陸北旌演武王,所以劇情向他做了極大幅度的傾斜,這都是正常的。

但由此而導致前期商談的女主角備選都推辭了此片。顯然,已經成名的女演員不樂意當一部純商業片的鑲片女主角,說是女主角,角色配置卻相當於女配,又不衝獎,除非《武王傳》給天價,不然她們看不上這個專案。

但有陸北旌在,女主角的片酬不可能越過他。

於是《武王傳》開始轉而向二三線女演員。但談了一圈後,並沒有特別合適的。

因為恰在此時,編劇和導演都發現了劇情設計出現了巨大漏洞,他們把武王這個角色設計的太厲害了,英明神武,但根據歷史,最後登基稱帝的是姜姬,可根據他們的劇本,除非武王英年早逝,不然他出於什麼理由把帝位讓給姜姬呢?

編劇當時設計這個情節時根本沒想太多,按他所說,這就是一個古代浪漫故事,一對地位相差懸殊的男女的愛情,出身山野的養子與出身高貴的公主的愛情。武王之前打天下,打完天下送姜姬坐帝位,這都是為了愛情。

但現在出現問題了:英明神武的武王憑什麼愛上姜姬,愛到連皇帝都不做了?

電影時長有限,不可能長篇累牘的描述這些,大部分的時長都會貢獻給武王,也就是陸北旌的個人獨角戲,他是如何爭戰

目錄
4歲小奶團,天道寵兒的馬甲掉了港島:開局賣掉公司,半年賺百億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全民:神級戰曲師,國家帶我練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