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5章 經濟預測(第1/2 頁)
余文傑還告訴白手,經濟預測通常分為三類。
按預測的範圍,有國民經濟預測、企業經濟預測,介乎兩者之間的部門經濟預測和地區經濟預測及行業預測,另外還有世界經濟預測。
按預測的時效,有短期預測、長期預測及中期預測。短期預測和長期預測的劃分,因預測物件的性質、預測的要求、各國習慣而有所差別。兩者區別的實質性標誌在於預測期內的主要因素、經濟結構等是否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中期預測則介乎這兩者之間。
按預測的性質,有質的預測和量的預測。只要求對預測事物有概括性的瞭解,描述其變化趨勢,判斷它出現的可能性或不可能性,就採用質的預測。從一些經濟指標的已知值推算另一些指標的未來值,進而說明達到這些數值的機率,就採用量的預測。
這其中,預測的變數數值表現為單一數值,稱為點值預測;預測的變數數值有一個幅度,處於上限和下限的區間之內,稱為區間預測……
有點深奧,白手不是很懂。
“老餘,給我推薦幾本書,我要惡補一下。”
“好的,我家裡有,我給你拿幾本。”
“哎,要中文版的,我可看不懂外國字。”
“沒問題,我翻譯過不少與經濟預測相關的書。”
吳教授看得明白,也有意撮合白手和余文傑,“小白,小余,我有個想法,你們二人加上小李,你們三個可以來個強強聯手。”
“我沒問題。”白手看向余文傑。
“我也沒有問題。”李教授點了點頭。
余文傑說道:“我更沒有問題。老白,李教授,我深感榮幸。”
就這麼說定了。
李教授說道:“吳老,劉老,你倆也不能歇著啊。”
劉教授說道:“沒有問題,我和老吳給你們敲邊鼓。”
白手問余文傑,“老餘,你能不能說說,經濟預測學的發展現狀?”
“這個麼。國際上,那些市場經濟發展得比較完善的國家,經濟預測已經做得相當好了。他們預測經濟的發展,準確率能達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正負誤差不超過百分之十。在咱們國內,經濟預測也有,但還在發展階段,準確率也不夠高。至於理論方面的發展,國內還在起步階段,基本上也都是舶來品。”
“關於準確率,這怎麼理解?”
“比方說,今年的經濟增長率是百分之十,如果有十家預測機構,有八家預測對了,準確率就是百分之八十,這說明預測方面已相當成熟。至於百分之十的誤差,就是百分之九到百分之十一,在這個範圍之內都可以接受。但國際上公認的標準誤差,應該是百分之五以下。”
“國內現有多少家預測機構?”
“這個可說不好。官方機構和非官方機構,還有個人,都可以預測經濟。但正兒八經的宣佈自己是專業的預測機構,好像沒有幾家。而且國內的預測,靠譜的不多,不靠譜的卻很多,預測結果也很離譜。咱們如果要搞,就必須搞得很專業,準確率必須相對準確。”
白手繼續問道:“那麼,國內的經濟預測與國外的經濟預測相比,有沒有什麼區別?”
“有區別,而且區別很大。在西方發達國家,以市場經濟為主,影響經濟的外在因素並不多,所以準確率相對比較高。而咱們國情特殊,需要政府來管理經濟,又有國企發揮作用,政策因素很多很大。所以在預測國內經濟的時候,政策因素大於國外因素,而且必須擺在首位。”
白手說道:“我倒是聽朋友說起過,要預測未來的經濟發展,或某行業的未來發展,最好的辦法是建立一個模型。而且這個模型,最好是數學模型,也就是量化預測。”
余文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