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渤海艦隊缺少經費?(第1/2 頁)
兩撥人寒暄了幾句,互相都有了一個瞭解。
但聽到陳耀文將四方、滄口等地的租界收回時,溫樹德連連感慨,眼中神色百般複雜。
“溫司令,膠東政府特意備10萬銀元,再次感謝渤海艦隊助陣。”
寒暄了幾句後便給出謝禮,陳耀文態度很明顯,他對這位海軍司令不太感冒。
因為溫樹德在歷史的評價褒貶不一,在日後的1925年,張宗昌入主魯省後,跟日本人攪合在一起,日商六大紗廠在青島對工人敲骨吸髓,華工就開始罷工起義。
張宗昌為了討好日商六大紗廠,隨即命令溫樹德出兵鎮壓青島工人罷工運動,此次鎮壓造成17人死亡,3000名工人被遣送,溫樹德名聲臭大街。
但其實他也是無奈之舉,因為渤海艦隊沒有經費,全靠張宗昌撥款,面對張宗昌命令,他不得不從之。
而等到抗戰爆發後,溫樹德拒絕了日本的招攬,在國民政府中擔任軍事顧問,也算是為抗戰出了一份力,直到解放後過了八年踏實日子才病逝。
總的來說,這老哥大節無虧,但性格有些唯唯諾諾。
他最開始是追隨孫先生,孫先生沒錢供養艦隊了,他只好依靠吳佩孚,
吳佩孚被張作霖擊敗後,無錢供養艦隊,他又只能依附張作霖,
結果張作霖撥款越來越少,他只好跟隨張宗昌。
看著陳耀文手裡的支票,溫樹德苦笑著開口道:“明誠,我看你有意收回四方、滄口等租界,難道就不怕日軍艦隊再次襲來?今日有渤海艦隊助陣,他日有誰助陣?”
陳耀文一時無言,總不能說自己要去70年代買軍艦揍小鬼子吧?
想了想,便道:“我想在英吉利海軍中購買現役軍艦,日後常駐膠州灣,負責膠東道海防事宜,如果日軍真敢來,叫他們有來無回!”
溫樹德看了他一眼,嘆息一聲。
到底是年輕人啊,說幹就幹,一點都不含糊,哪裡像自己,畏畏縮縮。
“明誠,我知道你在青島設立了海軍科目,但訓練作戰還需要有人攜帶;出海作戰還需要有人提點;面對列強海軍還需要有人講解孰優孰劣,百年海軍,非一日之功。”
陳耀文越聽越感覺不對,這傢伙啥意思啊?
“溫司令,你的意思是……”
溫樹德將他手的支票推回去,用渴求的語氣開口:
“明誠,我實在沒辦法才開這個口,渤海艦隊沒有軍費了,士兵們已經欠餉三個月,而且一些艦艇還需要維修,我們……”
陳耀文一拍腦袋,明白了,這是想找自己要錢呢。
其實養海軍相當費錢,關鍵是在北洋軍閥內戰中,海軍的作用並不大,所以很少有人願意接手海軍。
1917年,在孫先生“護法運動”失敗後,身為艦隊司令的溫樹德看見軍餉都成為問題,於是便想尋找其他途徑以獲取軍費,當時只有粵省軍閥陳炯明願意提供一點軍費。
當時除海圻、海琛、肇和三艦停泊於虎門外,其餘各艦仍分別泊於黃埔和省城白鵝潭,算是為陳炯明防守家門。
後來陳炯明部隊已經被閩、滇、粵、桂等軍閥驅逐至潮州一帶,溫樹德艦隊失去了所有依靠,糧餉、煤水都出現了困難。
這時候曹錕賄選成功,吳佩孚等人表示願意給軍費供養渤海艦隊,溫樹德沒辦法,只能“背叛”孫先生。
後來海圻、海琛、肇和、永翔、楚豫、同安等共6艘軍艦,陸續離開粵省,開抵青島。
根據此前與吳佩孚達成的協議,他們設司令部於萊陽路,並以青島為基地,稱為渤海艦隊,
吳佩孚每月讓魯省撥款5萬銀元作為軍費,又表示渤海艦隊各艦均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