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憶父教誨 德勇探親得手機(第2/3 頁)
幾畝地,在那裡打磨著自己的青春,也許在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和土地的不解之緣。他說也許自己這輩子只有和土地打交道的命,父親在說這些話時充滿了無奈。我清楚他心裡的苦楚,卻沒有說過什麼安慰他的話。
在我看來,即便是種地,父親也並沒有獲得他所期待的那種成功。春去秋來,父親在自己的土地上年年播種著,收穫著,辛勞的成果是一袋袋不會說話的糧食。
因為謹記父親的教誨,所以我經常反省自己,要鍛鍊自己,提升自己,做一個完美的人。于謙說得好“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進入大學後,由於家庭條件的原因,我除了保持學習的熱情外,再就是找各種兼職,一為了賺點錢,二是為了管理自己內向的性格。
那個時候兼職的機會少之又少,不過就是凌晨三四點鐘早起去居民樓送個奶啊,每一瓶奶提個兩分錢,或者去校辦工廠乾點零活,要不就是去交警隊做個志願者啥的。
雖然看來都是些雞零狗碎的小事,可是大學的幾年裡,我一直積極的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從能幹活,到會幹活,從嫉惡如仇,剛正不阿,到看人點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拍領導馬屁,學會喝酒抽菸,慢慢的,一步步的坐上了學生會的二把手。這些事不但鍛鍊了我與人交往的能力,也讓我認識到了現實生活遠比書本知識更復雜,豐富,更能磨鍊一個人的心智。
所以在這七天的實習中,我遇到問題就開口去問,無論熟悉還是不熟悉,無論他是白領還是工人,我都敞開笑臉,真誠相待,熱心請教,真心的希望人家能夠教我一點半星。教了,咱感恩不盡,不教,咱繼續求索。
到了辦公室後,就只有六天了,馬上就要過年了。車間裡,辦公室裡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因為過年要放假,為了不影響假期中間的正常生產和運營,客戶都要在年前把年後的一部分訂單提前下了,這樣才不至於會耽誤年後的生產。
聽說徐主管過幾天就要回東北老家過年去了,年後正月初十才會回來,所以在他離開的這半個月裡,我是營業部唯一的成員,要獨立承擔起整個營業部的工作。
因此,這幾天我也在緊張的跟著徐主管學習怎麼下單,怎麼跟進,怎麼出貨等,出了問題怎麼解決等等,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的東西都學會,恨不得把每一秒鐘都分成兩半來過。
不過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努力幫了我的大忙,雖然僅僅只有7天的實習,卻讓我在短期內積累了大量的知識,雖然很多東西都是一知半解,但是隻要許主管一提,我很快就能反應過來,稍微有點難度的,也只需要稍微動動腦子,琢磨琢磨,也可以迅速對上號,因此徐主管對我還是比較滿意的。
徐主管今年31歲了,聽說他這次回老家,一是為了過年,他已經連續三年沒有回家過年了,二是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相親,他家裡人給他介紹一個本族的姑娘。
成賢的前一任廠長叫姜再熙,後來跳槽去了東莞清溪鎮的新冠電子廠(韓國大宇)做總經理,徐德勇就是當年姜再熙招進來的,兩人當年辛辛苦苦,盡心盡力,把工廠從10來個人的小作坊幹成了今天的這個中等規模,在這期間,兩人結成了深厚的友誼。雖然後來姜再熙跳槽了,可是兩人的關係一直還保持的不錯。
前幾天姜再熙聽說徐德勇要回老家相親了,再說,徐德勇也都31歲了,個人問題早該有個著落了,作為老上級,老朋友,老同事,當然要幫他一把,為他助力。姜再熙就非常大方的送了徐德勇一部摩托羅拉的翻蓋手機,價值4000多元吧。
那個年代,雖然手機已經不是磚頭那麼大了,可是也是相當牛X的東西,擁有者也是鳳毛麟角。雖然徐德勇是鮮族人,他的工資比其他主管要高200塊,達到2000,即使如此,這樣一款手機也要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