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第1/2 頁)
乾隆又著實不願意動用自己私庫的銀錢。過個生辰還得自己往外掏錢,這誰聽說過啊?
要說那摺子上寫的具體章程,也確實是將五千兩規劃的很好,乾隆暢想了一下,也還是可以熱鬧的。
就在乾隆準備捏著鼻子認了,同意用內務府出的這五千兩銀子過生日的時候,就聽到了和珅瀟瀟灑灑出宮的訊息,這一下好不容易按下去的氣又上來了。
乾隆就手裡的摺子隨手一扔,他不認了。
這生日他也不過了!
這氣他下不去,和珅又跑回去搞什麼閉門思過等候處置,乾隆這口氣出不來,乾脆就不理會和珅了。
這會兒乾隆倒是有些悟過來了,這小子莫不是本來就想著要辭官的吧?所以才借著這事兒來個借題發揮?乾隆是從心底裡打定了主意不會讓和珅如願的。
他這麼痛痛快快的說要請辭,要乾隆另擇賢能,乾隆就偏不,就這麼耗著。生日也不過了,就要跟和珅這麼耗著,看誰耗得過誰。
要說乾隆年紀大了,這些年貪圖享樂,這人有時候也就會幼稚一些。
他要這樣,宮裡也沒人敢勸,更沒人能勸得動。這局面就是這麼僵持著。
但這訊息不會總在宮裡封閉著,和珅在乾隆跟前說的那些話,在場的臣子可不止只有軍機處的,還有旁的大臣。
這事也沒說不能往外傳,和珅瀟瀟灑灑出宮的同時,這事兒就已經傳到了宮內的各個辦差衙門,幾乎是伴隨著和珅踏入和府大門後,這事兒就直接傳出宮,在京城裡傳開了。
乾隆那兒沒有對和珅這邊有任何的反應,但聽說摔了摺子不過生日了,這在眾人眼裡,就是跟和珅生氣了的意思。
要說這樣生氣,多年前也是有過的,便是拿和珅頭一回跟乾隆表明態度,說不支援他南巡那一回。
那一次是過了好些年眾人才曉得君臣鬧崩的緣由,可這一回,不用人打聽,事情的經過早就飄到了每個人的耳朵裡。
現如今沒有劉統勛劉綸等人的斡旋,可是絕大部分的大臣其實都是偏向於和珅的。
如今各省虧空甚大,議罪銀進獻之風又有了抬頭的趨勢,這給朝野上下都帶來的很不好的影響,和珅一力糾正,很多臣子也都自覺抵制,跟著和珅一起做這些事。
結果給五千兩銀子過生日,乾隆倒不高興了。這不免讓眾臣心裡犯嘀咕。
劉統勛劉綸是不在了,但英廉還在,英廉得了訊息就入宮求見乾隆去了。英廉為的是誰,要說什麼,自然不必明言,眾人都是知曉的。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在京短暫修整的阿桂也跟著去尋了乾隆。眾人以為阿桂是去乾隆跟前落井下石說和珅壞話的,但其實不是,阿桂其實在這件事上,是站在和珅這邊的。
阿桂這個人性格耿介,他是與和珅不睦,在軍機處中也是尋到機會就會與和珅唱反調對著幹,但是在朝中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阿桂不會犯糊塗。
阿桂平生最瞧不慣的就是如慶桂明亮之流,因此對朝中這些不正之風阿桂也都是看不慣的,他倒是有心整頓,但常年在外徵戰,也顧不上這些。雖是軍機處重臣,但在這個問題上,他還是有些力不從心的。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和珅想要整肅官場風氣的心,阿桂是很支援的。
阿桂這個人,性子直,常年徵戰大局觀根深蒂固,心裡想要支援,不會因為顧念與和珅的私怨就閉口不言,都是為了大清好,阿桂幾乎是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就進宮找乾隆去了。他覺得五千兩過生日完全沒問題啊。
要說前些年那些生辰宴還有南巡北巡的,真的是耗費了太多的錢財了。聯想起他們在前線徵戰過的日子,阿桂都忍不住心酸。
英廉和阿桂開了頭,後頭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