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1/2 頁)
他說的是大皇子請立孔聖人金像的事,百官和文人對此交口稱讚,但樂遊理解不了為什麼一群淡泊名利的讀書人想給孔子廣修廟多立金像。
別人她管不了,但自家孩子必須要說一說,她笑著問:「為什麼這樣做是好的呢?」
寧慎仰著圓乎乎腦袋驕傲地說:「這樣是尊師重道,讓更多人知道孔聖人的功績。」
「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義,不為莫知而止休。孔子教導弟子,並不為揚名立萬呀。」
寧慎被問住了。
「你可知修一座廟要用多少磚石多少人力?」
寧慎搖搖頭,腦袋上的紅繩隨著動作擺動。
樂遊接著說:「建文廟要從國庫撥銀子,可是還有那麼多人吃不上飯呢,他們的生死重要還是文廟重要呢?而且徵調民夫,很多人要放下自己土地裡莊稼去服勞役,他們的饑飽重要還是文廟重要呢?」
寧慎似乎覺得哪兒有問題,但又說不出來,可是夫子怎麼會有錯呢?
樂遊拍拍他的手,「你先回去想,可以問問家裡做事的人,再問問先生,不著急告訴我。」
「嗯嗯嗯,我明日告訴小姨。」他一刻也等不得就衝出去了,撞得翠帶哎呦一聲,他急急忙忙道歉然後拽著翠帶就問起來。
翠帶開始中規中矩回答奴婢不懂這些,後來明白了樂遊的意思,說當然是生死饑飽重要啊,人都死了,誰還念書啊。
寧慎又跑出去找夫子了。
樂遊想起寧原道提及大皇子時微微皺眉的神情,「大皇子外家是清流,褒衣博帶峨峨高冠的讀書人。」
官員當然喜歡修文廟,一層層油水盤剝又是一筆好錢。至於大皇子和文人喜歡,樂遊輕笑一聲,當年則天皇帝也是修了不少佛像啊。
罰跪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無論寧府後院多少人回答寧慎吃飽肚子重要,朝野上下都對大皇子推崇備至,除了戶部大人喊沒錢,大皇子頗有一呼百應之勢,更起勁兒地上躥下跳。
樂遊想起了九王奪嫡,覺得大皇子高興得未免太早了些。聖人還不到四十歲,二皇子雖然鎩羽也不容小覷,遑論三皇子已經是懂事的年紀了。不過這些和她沒多大關係,她在琢磨能不能讓地方推行官學,凡七歲以上白丁每月必去唸三日書,類似後世的掃盲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可是誰願意當芻狗呢?
此事難就難在權貴根本不願意啟民智,愚民政策奉行幾千年,是塊難啃的不鏽鋼骨頭。她看著滿屋子鮮艷水靈脂粉綾羅卻大字不識一個的丫鬟們嘆口氣。
「今日就先到這兒,明兒個我檢查,每人都要學會寫自己名字。」
掃天下要從一屋掃起,樂遊自我安慰,我還不到二十呢,幾十年總能做成的。
原先畫錦軒發落的那群美人已經走了大半,剩下的日日挑水栽花收拾園子,據趙嬤嬤說,都是些安分守己無家可歸的。樂遊把人招過來,讓翠帶挨個檢查一遍手腳,等翠帶點頭之後才說了安排。這群人大多識字,也都有些一技之長,可以學著算帳本。
她打算結一個女算舍,讓會打算盤的女子弄成一個現代會計師事務所類似的東西,專門負責給各個商鋪盤帳本。女算舍能開起來最好,即使不行,這些女子日後放到外頭也能當個女先生活著,不必以色侍人。
除了兩個想澆花日後接趙嬤嬤班的,剩下三四人都願意學算帳。樂遊請了鹹陽齋帳房先生的女兒過來,除了這幾個女子,凡是府裡願意學打算盤的丫鬟內侍都能跟著學,樂遊每旬組織一次測試,學得好的有賞。一時之間滿府都是撥弄算盤珠子的聲響,掃地的小丫頭連揮幾下掃把都數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