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2 頁)
衛青看到劉安邦和帳中其他人的表現,就知道這一回他終於得到機會了。他當下說道:&ldo;中策,我軍全軍連夜移師,直擊敵人據點,以萬人之力攻擊敵人八百人,不出半個時辰必克。大江兩岸訊息難通,對岸金軍就算知道我們有什麼動作一時也反應不過來,何況半夜三更,他們絕不敢冒險渡河,就算渡河,從準備船隻到軍隊上船再到過河也要大半天時間,此時我們已經得勝,立刻回防,可速戰速決,而且不會危及防線。下策,就以現有軍力施計再攻,如果小侄領軍,十日之內,必克!&rdo;
劉安邦慢慢坐下,心中思量。這三計說的還真對頭,特別是前兩計,的確是好計。只是,第一計不是他劉安邦能做主的,如果沒有走漏訊息還好,但大軍移動中萬一這訊息走漏了,金軍趁著漢軍主力移師的機會渡河攻擊,這個罪可就大了。他心知這計策就算報上去也不會有人敢用。所以這一計好是好,但無用。
第二計倒的確是快刀斬亂麻,但全軍移師,萬一金軍碰巧在當夜渡河怎麼辦?雖然這機率實在太小,但他以現在方式佈防。雖然無功,卻也可保無過,而按這個計策,畢竟還有可能出問題。他可不想冒這個險。何況傳了出去,說他劉安邦以一萬人打八百人,不是顯得他太無能了?
至於第三計,有兩個問題:第一,衛青的實際指揮能力如何?如果是趙括之流紙上談兵的,他委以重任,那可就慘了。第二,就算衛青能力出眾,他現在連個正式的軍人都不算,只是個見習什長,如何去指揮三千軍兵?
但不用衛青,又有何人可用?以前有戰事人人爭著請戰,現在無人請戰,只有衛青,這足以說明這些人也沒什麼好辦法克敵。
他坐在那裡,左右為難。
&ldo;將軍,末將有話說。&rdo;一個人打破了中軍帳的寂靜。
劉安邦抬頭看去,卻是他手下的一個大都統白不信。白不信是劉安邦的老下屬,此人為人沉默寡言,但心思深沉,輕易不說話,也正因如此,說話必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劉安邦立刻說道:&ldo;白都統請說。&rdo;
白不信只說了一句話:&ldo;用衛青,我們可能會死,不用衛青,我們等死!&rdo;
劉安邦心中如同在黑暗中一下點亮了燈火。不錯,如果不用衛青,現在是等死,用衛青如果用錯了,最大的結果也就是與不用衛青相當而已。這個險不得不冒!
&ldo;好,就這樣辦!&rdo;劉安邦終於下了決心。&ldo;衛青,我升你為遊擊,這個軍職是臨時性的,作戰一結束就要取消,白都統也跟著衛青一起去,加意輔佐。&rdo;他雖然用了衛青,但心中仍是不安,所以讓白不信也去,萬一衛青真的不堪大用,至少白不信還可以指揮防守,回到原有態勢,不至於一將無能累死全軍。
白不信自然明白劉將軍話裡的意思,當下答道:&ldo;末將一定小心謹慎。&rdo;
劉安邦轉向衛青:&ldo;衛遊擊,你可還有何要求?我會儘量滿足你。&rdo;
衛青心中呯呯直跳。他居然成了遊擊了!他當然知道,遊擊是個臨時的職務。漢軍軍制中有兩個臨時性職務,一個是遊擊,如果將軍臨時要委任哪個人做一些超過他原職務的事,就可任命此人為遊擊,遊擊的許可權可大可小,全看當時需要。與之類似的還有中郎將,這個職務與遊擊相比地位更高,遊擊的最高許可權是副常將軍以下,而中郎將則是將軍級甚至將軍以上,最高許可權可達兵馬元帥之下。劉安邦為了讓衛青指揮得了這三千人馬,只好先升他為遊擊。
他按下心中的得意之情,回答道:&ldo;只需要劉。。。將軍給末將十名精銳弓弩手既可。&rdo;他差點叫出&ldo;劉叔叔&rdo;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