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御虜記引子寫匿名信的人(五千字章)(第1/5 頁)
明代京城其實也分環。
一環是紫禁城;二環是皇城;三環是內城;四環是整個內、外城。
紫禁城是在皇城之中。皇城擁有十二座城門。每門都有旗手衛士兵把守。
弘治二年二月十一,夜。
一個身穿五品白鷳青袍的官員鬼鬼祟祟的來到了皇城東中門前。
守門百戶見他的官袍是五品,認為他可能是通政司的哪位參議或經歷。
這個時辰官員進東中門,一般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通政司有緊急奏摺呈交皇上。
守門百戶走上前。月黑風高,他看不真清那官員的臉。守門百戶問:“是通政司的哪位大人啊?有摺子要送進宮?”
官員低著頭,發出一聲蒼老的聲音:“呃!”
說完他轉身就走。
守門百戶一頭霧水。心想:這糊塗官兒。一準是到了皇城門口發現摺子沒帶,回去取了。
一名總旗打著燈籠走了過來:“林爺,怎麼回事?”
百戶答:“沒事,遇上了個糊塗官兒。”
燈籠的光照亮了百戶身前的地面。
百戶忽然發現,剛才官員站立的地面上有一封信。
百戶撿起信來,只見信箋上寫著“臣謹奏平叛御虜治安事”。
旗手衛的百戶雖是武人,但不是沒有見識的老粗丘八。
他大惑不解。看上去這是一封奏疏。
可是,大明臣子給皇帝上奏疏,用的是摺子紙,不可能用信封裝。
且臣子上奏疏,必須有署名。應該是“臣某某衙某某官職某某人謹奏某某事”。
這封信沒有署名,看來是一封寫給皇帝陛下的匿名信。
且說那留下匿名信的官員離開旗手衛將士的視線後,一路狂奔。一直跑出去三里地才喘口氣。
恰巧一陣夜風吹過,吹散了烏雲。月光灑在他的臉上。這是個十八九歲的少年郎。剛才那聲蒼老的“呃”,是他故意裝的。
皇城門口撿到給皇帝的匿名信,百戶不敢怠慢,一層層上稟到了司禮監。
掌印蕭敬跟秉筆錢能商量:“這信咱們轉交皇上嘛?”
錢能道:“咱們得先開啟看看。若信中是大逆不道之言,就絕不能交給皇上。”
蕭敬點頭表示同意,開啟了信箋,讀了起來。
匿名信揚揚三千言,文采斐然,內容卻很幼稚。
大致內容如下:臣認為成化朝時,大明各地之所以叛亂不斷,主要是因為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臣建議皇上以儒家之學教化窮苦百姓。若窮苦百姓人人克己復禮,則再也不會出現叛亂。
歷代北虜屢屢南侵。主要是因為北虜不習儒學。臣建議皇上向草原派遣儒士,教化北虜何謂仁義禮智信。
北虜若得聖人教化,必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永世與大明和平相處。
蕭敬哭笑不得:“這是哪個二傻子腐儒寫的奏疏啊!幼稚至極!”
錢能亦是笑得不行:“派幾個儒士去草原,就能讓北虜不再南下入寇?真是大笑話。”
蕭敬道:“估計寫這道奏疏的官員,自己看完都覺得可笑。不好意思署名。”
錢能問:“把它燒了嘛?”
蕭敬笑道:“不。我這就送給皇上看看。皇上天天批閱奏章到子時,十分勞累。”
“給皇上看看這封笑話一般的信,博天子一樂,也算讓皇上有個消遣。”
蕭敬拿著匿名信去了乾清宮,呈給了弘治帝。
弘治帝看後,先是大笑不止。笑了好一會兒,他問:“寫信的人是誰?”
蕭敬答:“是個五品文官。天黑,守皇城的旗手衛沒看清那人的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