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第1/2 頁)
第12章
一個月很快便過去,楊曄領到了第一份薪酬。
月錢還是鳳香樓的老爺龐展中親自給楊曄發的,這個月來楊曄把帳目算的整整齊齊,好些個老爺心情舒展就和龐展中提了兩句,另外,管事和老帳房先生都楊曄讚許有加,龐展中自然高看了這新來的帳房先生一眼。
五兩銀子他覺得花的值當,不管是什麼年頭,有個稱心辦事兒的妥當人都是好的。
發月錢的日子大傢伙都高興,整個鳳香樓裡辦事兒的人效率都挺高的,等著下工以後回家整點好酒好菜犒勞自己呢。
楊曄也不例外,今兒他和管事說了一聲後,也提早的下了工。
還有兩天是個好日子,阿喜娘家的嬸子要出嫁了,村裡人都覺得改嫁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兒,沒有什麼道喜的人,但楊曄覺得阿喜是她嬸子養大的,雖說不是親生孩子,但卻很親,作為一家人,他怎麼也得送點東西。
和阿喜商量了一下,決定去扯兩匹布,實用又拿得出手。
今兒阿喜也來了縣城,早上聽他說編制了十幾把扇子要拿來賣,楊曄往阿喜說的小集市去,那一片兒都是些叫賣東西的小販,聲音此起彼伏,他一進去就被喊著買菜買蒸包子的,熱情的很,他倒是有些好奇阿喜那靦腆的性子怎麼賣東西了。
阿喜背了個背簍,佔了一小塊兒地,很是聰明的靠著個嗓門兒極大賣雞籠的婦人,看雞籠的順道就去看他的扇子了。
楊曄到時,阿喜已經把扇子賣完了。
阿喜大老遠就在人群裡瞧見了楊曄,眼睛裡頓時像進了光,忽閃忽忽閃的,麻利的收拾了東西,塞了兩文錢給身旁的婦人,道:「謝謝大嬸,我、我家裡人來了,先、先走了。」
大嬸喜滋滋的收下了銅板,打趣道:「那書生是你什麼人?怪俊的,相公啊?」
婦人常年叫賣,就是用平常說話的聲音也很大,阿喜臉一紅,他怕楊曄聽到了這些不高興,急道:「不、不是,大嬸別亂說。」
話畢,背著背簍趕緊跑了。
遠處的楊曄微不可查的蹙了蹙眉。
兩人出了嘈雜的小集市,楊曄一直沒說話,阿喜總覺得今日書生有些嚴肅,他心細也就愛多想,不知道猜是大嬸的話真讓他聽到了讓他不高興了,還是他樣子太寒酸,和他走在街市上讓他覺得臉面無光,畢竟他現在不僅是個讀書人,還是個有體面差事兒的讀書人,在街上碰見熟人,應該很難解釋他是他的什麼人吧。
他垂著眸子,兩隻手無意識的抓緊了背簍背帶,總想說點什麼打破這份兩人間的沉默:「我、我能去看看你上工的地方嗎?」
話說出了口,他才後知後覺的知道自己說了什麼,沒說給嬸子買什麼樣的布,也沒說今天賣扇子怎麼樣,竟然說了這個,他暗暗掐了掐自己的手心,這不是沒事兒找事兒嘛,怕是楊曄要以為他故意想去他上工的地方混臉熟。
就在他不知所措時,楊曄竟然答覆了一聲:「好啊。」
阿喜抬頭看向楊曄,正巧楊曄也在看他,四目相對,阿喜心突突亂跳,幹忙藏起了自己的目光。
稀里糊塗的,楊曄還真把他帶去了一處酒樓,那酒樓足足有三層樓那麼高,人來人往,進出之間都是些錦衣綢緞的老爺夫人,公子小姐。
阿喜沒想到楊曄會在這麼好的地方做事兒,心裡敬佩楊曄的同時又在想,每天在這種地方進出,回家後對著他這樣的鄉野哥兒,心裡應當是很複雜的吧。
嫌貧愛富的人,他見過太多了不過,他卻不想給楊曄扣上這樣的帽子。
楊曄看著身旁的少年看酒樓看的出神,以為他想進去,帶他進去看看到是沒什麼,只不過還得去買布,要是耽擱久了就沒有牛車回去了,便道:「我下次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