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四十八章(第2/3 頁)
起。張公,還有諸位同僚,大家辛苦陪同趕來,還是去歇息著,某走完這一圈,很快就歸。”
劉玉成知道,這是沈綏偵辦此案的第一次案發現場調查,曾陪同沈綏在慈恩寺調查過的他,對沈綏那出神入化的觀察能力,以及在現場古怪有趣的舉動非常感興趣,一改疲勞憊懶的狀態,率先表示願意陪同。裴耀卿自然也沒打算推辭,願意跟隨。
張說也打算跟著再看一遍,他這一表態,在場所有的官員都要求跟著,沈綏苦笑道:
“這船也不大,這麼多人跟著,實在是施展不開啊。”
張說對柳直髮話了:
“誠秉啊,你帶著你的人,先去船上最大的會客廳裡候著,咱們看完了,就會回去的。”
“是,張公。”
如此一來,沈綏總算將跟在身後冗長龐大的搜查陪同團,縮減到了五個人。
她先從案發之地看起,也就是船頭的甲板處。沈綏來到船頭甲板時,就看到其上擺著一條矮案,兩張竹製的小胡床。案上還擺著一座白瓷酒壺,兩樽淺口酒盞,還有三壇烏黑的酒罈,其中一個封泥已經啟開,湊近了能聞到濃濃的酒香。
“周大說,這裡,張公最開始不讓他們動,他們就沒動過,還是事發當時的模樣。就是,本來擺著的菜食,都壞了,便收走了。”不等沈綏問起,那周大郎就主動解釋道,府兵翻譯給沈綏等人聽。
沈綏似乎不甚在意那所謂的菜食,她一邊聽著,一邊就獨自走到了船頭欄杆旁。抬手拍了拍欄杆,她心裡估量了一下,便問張說:
“張公,某未曾見過朱大都督,不知他身量幾許,可比某高。”
“高,他是武將世家出身,家裡都是高身量,我估摸著,起碼要比你高出大半個頭,能有六尺多高。”張說回答道。
沈綏這一上來就問朱大都督的身高,再一次出乎了劉玉成的意料,他以為沈綏上來就會詢問酒的事情。不過這也在情理之中,他明白沈綏是在估測朱元茂醉酒落水的可能性,這欄杆的高度,有多大的可能性讓朱元茂不慎翻身落水。
如今看來似乎可能性不小,欄杆不算高,按照朱元茂的身高來比,怕只將將到他腰胯。若是醉酒時頭重腳輕,倚在欄杆上,是完全有可能栽入江中的。
沈綏問完身高後,便開始裡裡外外、仔仔細細地觀察那船頭的欄杆,一邊觀察,一邊問道:
“當時,真的誰都沒聽到落水的響動嗎?”沈綏再三確認。
“真的沒有。否則,我們也不會直到快到歸州了才發現不對勁。”張說回答道。
沈綏扭頭看了一眼周大郎,問道:
“當時你們都在哪裡?”
周大郎回答:“我當時在船尾掌舵,我兒子在左舷撈江魚,老三和他兒子在右舷修理舢板,我媳婦、弟媳和女兒,一直都在廚房裡,準備隨時為兩位官人加菜加酒。”
這句話也被府兵完整地傳達給沈綏了。
沈綏頓了頓,思索了片刻,然後轉身望向那甲板上擺著的酒案和胡床,詢問張說道:
“張公,當時您與大都督是怎麼坐的?”
張說指著背靠船頭行船方向的座位道:
“這是元茂的位置,我與他相對而坐。他說喜歡看萬千山水倒退的景象,便擇了這個位置。我卻覺得這個方位坐著不舒服,總讓我有種背後空蕩無依的感覺。”
沈綏點頭,拉開那張胡床,撩開衣袍坐了下來。
她忽的感嘆了一句:
“張公,您方才說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話。”
張說疑惑地看她,沈綏卻沒有再解釋。她端起面前的酒壺,開啟壺蓋後向裡看了看,又聞了聞。又取了那兩樽酒盞,拿起端看。片刻後,她放下酒壺酒盞,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