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王牌(第1/2 頁)
在中組部確定到格州市調研的前一日,央企中城建工的考察團隊來到了青平縣。
姬中凱要在市委開一天的會,便由趙支流和縣委辦主任遼成闊出面,接待中城建工的老總仲國濤一行人。
和仲國濤一接上頭,趙支流便真誠地向他做出解釋,
“抱歉啊仲總,原計劃我們姬書記親自歡迎你的,不巧的是,明天有重要高層領導到格州視察,他在市裡開準備會,實在抽不出身,只好先由我陪同仲總考察了。”
仲國濤表示理解,“趙縣長不必客氣,我是來考察專案的,不是來走親訪友的,用不著搞行政接待那一套。”
按照考察流程,先參觀青平的城市建設,考察團在城區走馬觀花轉了一圈,然後拐嚮明月大道,直奔城北新區。
在車上,趙支流親自介紹青平的經濟狀況和發展構想。
他指著窗外的明月大道,向仲國濤講解著,“這條路是連線新老城區的主幹道,老城區路段兩側已經完成拆遷,目前正在加緊道路拓寬工程,按照規劃,要修成雙向八車道的景觀大道……”
仲國濤感嘆道,“在縣城修八車道的城市道路,我能想象到,阻力和壓力不是一般的大,你們這班領導夠有魄力的。”
趙支流道,“阻力是有一些,但這還不算什麼,主要是經濟壓力大,拆遷成本太高。其實這條路五年前就規劃好了,結果一直拖到現在才上馬,如果算經濟賬的話,現在要比以前多花兩倍的代價。”
仲國濤道,“在地主上當領導,若想要幹成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必須得先把烏紗帽摘下來,在手上託著,做好隨時交出去的準備。”
趙支流笑道,“沒這麼誇張吧。”
仲國濤輕輕搖了下頭,苦笑道,“這是你趕上好時候了。想當年,我在地方上從政時,主持修過一條六車道的外環路,被老幹部和群眾告上了焦點評談,指責我浪費土地,好大喜功,為此我還領了一個行政處分呢。”
趙支流驚呼道,“啊,那是十年前的事了吧,我的印象很深,當時焦點評談報道後,全國所有媒體都進行了口誅筆伐。沒想到主角原來是仲總啊。”
仲國濤道,“是啊,當時我成了過街老鼠,相干不相干的人,都跳出來踩我一腳,好像我刨了他們的祖墳似的。”
中城建工的一位副總惋惜地道,“仲總就是在那次修路事件後離開政界的。可惜了一位具有超前意識,敢想敢為的好領導。現在倒好,那批罵過仲總的人,全都透過各種形式向仲總道歉呢。”
一個優秀的領導幹部,一個有著大好前途的政治新星,已經被毀掉了,事隔十年,遲來的道歉對他還有什麼意義呢。
修好一條路,葬送掉一個人的政治前途,看似是笑話,卻是殘酷的現實。
遠離政治的普通人,哪懂得官場的複雜和艱難。
在有些時候,有些事情,不是做領導的不想作為,而是在各種無形的力量,各種明槍暗箭的嚴盯死守下,為了顧全大局,為了上級下級,前後左右的前途命運,他們不得不妥協。
仲國濤說的對,若你真想幹事,就得有勇氣,自己先把烏紗帽摘下來,做好隨時交出去的準備,否則必將一事無成。
考察車隊進入城北新區現場,騰空的專案的用地,像一張白紙,鋪展在眼前。
用真金白銀拆遷出來的空地,需要再耗費巨大的金錢,把道路樓宇建設起來,造一座城,藍圖是美好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可是這其中的困難和壓力,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仲國濤站在規劃圖前,被震撼到了,感慨道,“趙縣長,我來之前有心理準備,說實話,看過現場和這個規劃圖後,我還是被驚到了,你們玩的有點大啊!”
趙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