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頁(第1/2 頁)
首先這匈奴的優勢在於騎射,他們騎射無敵,衝擊力也勝於華夏。
所以,蒙恬命夏侯嬰以戰車為前鋒。
這魏國的戰車每乘都以四匹披甲的戰馬拉動,獨轅,兩輪,方形車輿,長谷,寬約十尺每乘車上有三人,主要的戰士站在左面、全身甲胃,以皮革為主,再綴以鑌鐵護器,手執長達丈八的鉤戟,地位較次地戰士居右,兩個戰士中間的是御手,負責駕御戰車。
戰車上除了甲盾外,還有中間橫懸的戰鼓,隨風飄揚的戰旗則斜掛在車尾,有軸的頂端安有尖刺,大大增強了殺敵的能力。
匈奴的騎射根本無法給戰車隊照成很大的傷害。比起衝擊力,更加不用說了,戰車在平緩的草原上意味著無敵。
匈奴人根本就不敢於戰車正面接觸。
他們利用移動,迂迴左右,攻打桓地右翼和蒙恬所在的左翼。
如此正中蒙恬的算計。
以騎兵的精銳而言,匈奴確實勝過曹魏,但曹魏的兵甲都是當世頂尖的。因此,雙方決戰起來,魏國騎兵並不遜色於匈奴騎兵。
隨著兵刃碰撞的聲音響起,大塊的鮮血和屍體從馬背上落在地下,隨即被無數戰馬踏成了肉泥。
血花飛濺之中,雙方的騎兵的速度都減弱了下來。
當然,蒙恬還有後招。
和匈奴決戰,真正地利器還是弩箭。
匈奴騎兵不敢同戰車正面對抗,正好給了弩箭發揮地餘地。
戰車上的兵卒他們放下了長戟由戰車上取出弩箭,對迂迴左右地匈奴騎兵無情地射了出去。
剎那間。追魂奪命的弩箭穿人透馬,往往一箭就洞穿了兩三人,匈奴騎兵人馬悲嘶,陣頭頓時一片混亂。
當然,這還沒有結束。
在戰車隊的身後還有數萬步卒,匈奴人避開了戰車隊也變便是意味著他們避開了季布的數萬步卒。
數萬步卒在戰車隊的掩護下由中央插入,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的直至匈奴後方。
他們分為左右兩隊由後方夾擊匈奴騎兵。
須知,騎兵最弱的地方便是他們的背後,在狹小的空間裡,他們根本無法轉身來戰。一個個的都被曹魏地長矛手挑下馬來,逼迫他們下馬來戰。
論及步戰,匈奴怎比華夏戰術多變,一個個的飲恨疆場。
這一戰,曹魏以極小的代價全殲了匈奴的五萬殿後軍,戰果令人咋舌。
蒙恬這種對抗匈奴的戰術將曹操留給他的十萬大軍個個兵種的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無人不服。
也是因為這一戰,蒙恬的威勢大大提升,對於他地命令也無人不從。
便在這時。朱航謙突然如鬼魅一般的出現在了蒙恬的面前,自從他擒得趙高以後,曹操便讓他負責軍中數千斥候的訓練和管制,儼然是一個斥候將軍。
此次蒙恬之行事關重大,曹操在事先以徵戰為由遷徒了附近的百姓。防止蒙恬這十萬大軍地暴露,同時也將朱航謙和千名斥候給了蒙恬,讓他探路以免行蹤暴露。
此刻朱航謙神色肅然而不解,他低語道:&ldo;蒙恬將軍,在前方數十里外發現了大股漢軍的蹤跡,人數大約五萬左右。&rdo;
&ldo;什麼?&rdo;蒙恬低聲驚呼了起來。&ldo;怎麼可能……&rdo;如此話語脫口而出。
朱航謙苦笑:&ldo;如此大事,屬下怎敢說謊。他們一路掩藏行跡,怕是對我軍不利。&rdo;
蒙恬定馬疾呼,&ldo;立刻請陳平、張良兩位先生過來。&rdo;
他們遠離大軍,在一顆大樹下坐了下來。
朱航謙再度得到的情況告訴了陳平、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