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大哥歸來(一)(第1/2 頁)
自從猜到老夫人有把賀媽媽調離府的想法後,央柒每日都會前往上屋給老夫人請安,並且都是來的最早的。在給老夫人請過安之後,央柒便前往世安院給二嬸嬸請安,但是在上屋和世安院,央柒的表現是完全不同的,在上屋,央柒只是安安靜靜地坐著,聽著祖母和央瀾的談話,從不主動插嘴說話,但在世安院,央柒則是非常活躍,老是想著一些新奇的點子和笑話讓二嬸嬸樂呵樂呵。
老夫人送來的景珊針線活在府內也是小有名氣的,於是央柒每日上午和下午各花半個時辰跟著景珊學習針線活,剩下的時候央柒都紮在書房看書,從庫房拿來的書雖不是孤本,已經能夠滿足現在的央柒了。
景珊教央柒針線活,是從最基礎的理線和拿針開始的,這些央柒前世已經掌握了,但還是裝的非常生疏,一團絲線在央柒手中變得雜亂無章。過了幾天,央柒開始正式學習女紅,這才發現想要真正掌握好女紅,是非常困難的。
就以縫法為例,最基礎的針線縫法就包括了始縫結、千鳥縫、鎖邊縫、鏈條線、回針法、藏針法、卷針縫和平針法。其中,平針法是最簡單的,也是所有女娘開始學習女紅時最初掌握的針法。
央柒現在就是用平針法給二嬸嬸徐氏做一個荷包,第一次也不用繡的太好。
這日早晨,央柒正坐在後湖邊上,拿著繡了一半的荷包繼續繡了起來。
這時候,景珊在屋外,行了一禮,十分高興的說道:“小姐,大少爺回來了。”
聽見景珊的話,央柒連忙放下手中的荷包,走進屋內,開門說道:“大哥回來啦!”因為央柒不願除了賀媽媽之外的人服侍,便給院子裡的人立了規矩,自己喜靜,院子裡的人若無通傳不能進正屋。
宋國公府大少爺宋央清是二嬸嬸徐氏的長子,自幼便勤學,待啟蒙之後,便一舉考上孔陽書院。
孔陽書院,也被稱為天子門生後備役,在這裡,共走出五位丞相,數十位尚書,是所有讀書人心中的聖地,是天元王朝最富盛名的書院。
四少爺宋央遙是徐氏的幼子,央遙跟央柒同歲,但晚了數月出生。宋央遙從小就受到外祖父的教導,3歲那年便開始打磨筋骨,在外求學習武。
因此,宋國公府的少爺皆是由二老爺宋弘錦所出,且兩位少爺皆為嫡長子。央柒小時候不知,但加入韓府後才開始逐漸想通。宋國公宋弘文沒有兒子,即沒有嫡子,這就意味著,萬一他去世後,國公府的爵位將由宋弘錦的兒子繼承。
宋弘文怎能容忍這個情況發生,可是前兩位夫人的結局讓他在京城中已有了“克妻”的稱號,但凡家境不錯的人家都不願將女兒送過來續絃,可家境不好他堂堂宋國公也看不上,就這樣,續絃的事情就一直被拖著,直至最後,娶了一個皇商之女安氏。
央柒一想到宋央清回家便十分地欣喜,上輩子在宋國公家最疼愛自己的就是徐氏、大哥和四弟了。結果,一向正直聰慧的大哥卻被宋弘文之後續絃迎回來的安氏侄女安曉秋設計,不僅為了安曉秋這個壞人跟家中和徐氏決裂,更是斷送了自己的前程,一輩子庸庸碌碌。重來一世,自己絕不能讓疼愛自己的大哥在走了這等彎路,受到這種屈辱。
“小姐,大少爺的的確確回來了,待會便要去上屋去給老夫人請安。”景珊看著央柒,開心地回覆道。
央柒看著一臉喜意的景珊覺得奇怪,大哥從孔陽書院回府,哪至於讓她高興成這樣,難不成這個丫鬟倒有了別的心思。不過,能夠如此快速得知了大哥回府的訊息,這就是有景珊這樣丫鬟的好處了。
“我先換身衣裳,待會你便跟著我去上屋。”央柒對著景珊說道。
聽到央柒要帶自己去上屋,景珊喜不自勝,忙回道:“謝謝小姐。”
央柒重新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