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只能被動的等待,等待對方的糧草耗盡,梁軍在正面交鋒上根本不是馬背上長大的齊國人的對手。雙方都在等待形勢的變化,蕭思溫在這種小心的對峙中率先等到了己方水軍的到來。
沒了後顧之憂,如果沒有取勝的戰機,隨時可以撤軍。但是就這樣匆匆回撤,他又心有不甘,總想找機會給齊軍一個狠狠的教訓。
他命令水軍隱藏於水澤當中,等待接應大軍撤離的命令,梁軍上下也因為水軍的出現,對糧草將斷的擔憂頃刻間煙消雲散,對大帥的運籌帷幄佩服得五體投地,進退自由之下,全軍上下都等著來自中軍的命令,與齊軍放膽一搏。
苦思良策許久,最終蕭思溫發現可以在這瀰漫震澤方圓數十里的大霧上做文章。此刻已是深秋,大部分時節都是西北風,想要有東南風並不容易,兩軍相隔二十里,即使藉助東南風放火,也燒不到齊軍的大營之中。想要靠近放火,齊軍早有防備,冒然靠近只會白白犧牲將士性命。
突然,腦中靈光一閃,火攻不行,但是大火燃燒產生的濃煙卻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因素,只要藉助東南風,讓濃煙飄到齊軍大營裡並不難,只要讓齊軍失去戰力,再用大軍強襲。。。。。。想到這裡,他心裡充滿了喜悅。此刻已是深夜,他卻沒有感到一絲睡意,在有了破敵良策之後,疲憊和陰霾一掃而空,他立刻吩咐帳外的守衛去將各營將校叫過來。
此刻諸將都還在睡夢之中,被人叫起了床當然不愉快,不過聽到是大帥的意思,一個個都閉上了嘴,趕緊用冷水抹了一把臉,穿上甲冑趕到了中軍大帳。
等到所有人都落座之後,蕭思溫將他的想法說了出來,大夥兒仔細一琢磨,都覺得這個主意非常不錯。想到能夠憑藉這個給敵人重創甚至消滅敵人,大夥兒都興奮了起來。蕭思溫吩咐各營各自準備好能夠捂住人馬口鼻的紅布,並收集溼柴水草以及引火之物,諸將領命而去。
短短几天,一切均已準備妥當,大營的前邊用溼柴高高的壘起了數十個巨大的柴堆,為了儘可能的製造更多的濃煙,柴堆上面還堆上了厚厚的水草,甚至將軍中大量用來鎮痛的胡椒灑在了上面,一切就為這最後的放手一搏。全軍上下養精蓄銳,等著東南風的到來。
信陽沒來由的察覺到了危險的氣息,彷彿被猛獸盯上了一樣,這種感覺曾經多次讓他化險為夷,如今這種感覺又縈繞不去,這讓他非常警惕。巡視了各個營帳之後,沒有發現任何問題,他感到非常疑惑,到底問題出在哪兒呢?
看到每天早上瀰漫的大霧,難道是敵人將要趁著大霧偷襲?想想又覺得不妥,在大霧中,雙方都看不清人影,沒有哪個主將會沒腦子的在大霧瀰漫的日子去偷襲別人,只要人家有了防備,等到大霧消散,進攻一方就會有全軍覆滅的危險。想不通問題出現在哪,信陽只能將之拋之腦後,戰前多疑,是主將的大忌。
謹慎起見,他只留下八千人駐守大營,其餘人被他撤到了後面重新紮起的兩座營地,與中軍大營成掎角之勢。一旦敵軍來襲,自己就親自做餌,纏住敵軍,後面兩座營地的將士迅速出動,對敵人實施內外夾擊。佈置好這一切,那種不安稍微降低了一點,他也就不太在意了。
東南風終於來臨,蕭思溫都不禁想要感謝上蒼。一大清早,營地內竊竊私語的準備著一切,人馬皆用溼布捂住口鼻,兵器早已擦得鋥亮,準備妥當的梁軍個個激動難耐,摩拳擦掌,就等著主帥下達進擊的命令。營地外的三堆柴火早已被點燃,滾滾的濃煙順著東南風飄向了齊軍的大營。
蕭思溫騎上戰馬來到最前面,向著西北方向的齊軍大營揮劍一指,下令道:“進了敵營,哭喊的殺,咳嗽的殺,沒有捂口鼻的殺,聽到戰馬嘶鳴的也殺,注意避開敵營正面的陷阱。將士們!給我衝!”得到命令的梁軍在濃霧的遮掩下,排山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