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4/4 頁)
若現在不辭而別,豈是男子漢大丈夫所為。
他平靜的對夜狼說道:“夜狼,你帶著弟兄們先回去,我還需要在這裡停留一段時間。你放心,現在的建康還困不住我,我要離開非常容易。既然我答應了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完成了才能安然離開,不然,我心難安。”
夜狼道:“將軍跟這些南人還用將什麼道義,不聽他們又能拿將軍怎麼樣。主公可是交待了,不帶著將軍回去,屬下就只好自刎謝罪了。”
信陽道;“這樣,你回去的時候帶著我的書信回去,我相信兄長定然會明白我的一片苦心的。順便幫我給小憐那丫頭帶封信回去。我這一出京,就在南國呆了這麼長時間,那丫頭恐怕早就急壞了吧。”
夜狼的臉上難得出現了笑容,笑呵呵的說道:“小憐姑娘確實著急將軍的安危,將軍不在的這段時間裡,她可是跑遍了所有能跑的關係,就希望能把將軍救回去。要不是主公和主母把她安慰下來,還不知道小憐姑娘要鬧出什麼樣的動靜呢。”
想到那丫頭淚流滿面四處奔波惶急的樣子,信陽大感心痛,自己這一出事,整個將軍府的擔子全落在了她的身上,那個稚嫩的肩膀不禁堅強的扛起了這一切,還要不斷替自己操心。自己總希望將她小心的呵護在懷裡,免受外界的風吹雨打,沒想到她最終還是要單獨的面對這一切,是自己愧對了她啊。他心底暗暗發誓,等到完成了對蕭家父女的承諾,自己立刻回到北方,和小憐成親,然後離開京城,去幽州過小兩口的日子,絕不負那丫頭的殷切希望和滿腔情意。
沉思了一會兒,他坐在案前,鋪開一方絹帛,提筆寫了起來。給蘭陵王的書信裡著重說明了自己暫時不回去的原因,託他幫忙照顧好小憐,感謝他的深厚情義,等到回去之後,兩人再痛飲三百杯等等。寫的大氣雄渾,毫不拖泥帶水,呈小兒女的惺惺作態。
給小憐的信讓他沉思良久,實在是心有萬言,提筆卻不知從何說起。對那丫頭,他只有無盡的愛意和寵溺,他開始寫道:
小憐如唔
吾正處南國,思卿良多,久別京城,卿可安好?吾在此蒙蕭家庇佑,卿勿掛念。如今南國戰亂已至,吾受恩蕭家良多,此時大廈將傾,拋下蕭家滿門婦孺獨自離開,豈是大丈夫所為。讓卿擔憂,卻是吾的不該,等吾了結南國之事,定當速速北還。
卿可知,天涯夢遠,吾日夜思卿,盼大雁北飛,帶著吾之思念,銜著吾之氣息,化作一片塵土,落在卿的指尖,讓卿心安,以慰卿思吾斷腸之心神。關山夢斷,斷不掉吾思卿之念。
遙想幼時那座青山,山花爛漫,彼時兩小無猜,那嬌豔鮮花,吾竟未能親手摘下一朵,插於卿之耳畔。如今思來,吾大感後悔,卿之容貌,勝於鮮花遠矣。而今,時局所迫,那座青山,已成彼此遙遠回憶。待吾國恨雪,家仇報,定當攜卿尋一世外桃源之地,安然餘生。定要舀那清澈之水,撫卿那絕世容顏,為卿畫那洛神之眉。
信陽留筆
寫完這些,信陽放下了筆,將絹帛捆紮好,交給了夜狼,看著他消失在夜色之中。望著那滿天黑暗中的那三兩顆星斗,把對小憐的思念全部寄託在了它們身上。
蕭家終於全部收拾妥當,一大家子從東門出,開始南下餘杭。臨走前,蕭思溫拍著信陽的肩膀,沉重的說道:“小將軍,蕭家滿門就盡託你手,到了餘杭,安頓好她們之後,是否北還,將軍自己決定吧。但老夫希望將軍能答應我,以後不要再將手裡的刀砍向我漢人的腦袋上。這天下,我終究還是希望它能回到我們漢人的手上。那些馬踏中原的胡人,終究要為他們這一百多年來的禽獸行為付出代價。你也要顧好自己,不要為了胡人斷送了自己的大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