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虛無修士的啟迪(第1/2 頁)
和夏一樣,絲瓜也穿著一件灰色斗篷,伊文見到他們時,他們正在一方露天高臺上靜坐和冥想。大墓地的環境最為接近大災變之前的自然,的確是個冥想的好地方。
兩人的斗篷在微風中輕輕飄動,彷彿隱世的高手。夏曾是一個充滿內在激情的虛無詩人,而絲瓜則是一個善於觀察和記錄的黑暗風格畫家。
此刻,他們並不吟詩,也不作畫。他們的呼吸悠長而深沉,彷彿在同步宇宙的節奏。灰色斗篷是他們內心世界的象徵,無論外表如何變化,內在追求始終如一。
伊文也閉上雙眼開始冥想。他感受到了寧靜和祥和,彷彿整個世界都沉浸在這片安詳之中。
他開始觀察自己的內心世界,呼吸和心跳逐漸變得緩慢而有力。
就在這時,夏低沉而清晰的聲音傳來:“人類之子帶著不被世俗偏見束縛的心靈和異於常人的靈魂之力,從遠方走來……你,就是伊文嗎?”
伊文睜開眼,發現夏和絲瓜都在看著自己。他連忙起身,對夏鞠了一躬道:“久仰前輩之名,今日終於一睹真容。”
“不必拘禮,坐下吧。”夏悠悠地說道。
絲瓜面無表情地衝伊文點頭示意,他拿起身邊的速寫紙和地上的鉛筆,輕輕地在畫板上勾勒起來。夏也從斗篷懷中掏出一個破舊的筆記本和一支羽毛筆,開始在紙上寫著什麼。
伊文都看懵了:“你們這是在做什麼呢?”
絲瓜回答道:“夏師父和我,正在進行創作,用我們的方式進行冥想訓練。冥想是輸入,創作是輸出,輸入帶來提升,輸出形成經驗,只輸入,不輸出,是無法更好地掌握和運用靈魂力量的。”
伊文在歷史課上學到過相關知識,在大災變爆發後,人類倖存者中,存在這樣兩類人,他們被稱為——【虛無修士】、【科級學士】。
所謂【虛無修士】,是率先思考末日人類何去何從的思想家、藝術家和哲學家,他們的文藝作品是在全體人類極度絕望下,直抒胸臆的產物,卻激發了人類倖存者最純粹的求生慾望。
虛無主義哲學、滅亡詩歌、音樂和畫作,是推動人類靈魂覺醒的文化源泉,也是亡者誕生的必然條件之一。
很多虛無修士後來也都透過覺醒試煉成為亡者,這使得亡者這個群體本身就擁有些許哲人、詩人和藝術家的氣質,他們不但要肩負為人類延續和復興而戰的使命,還負責思考人類的未來。
在思考的過程中,他們創作出大量文藝作品,使得更多的倖存者受到思想啟蒙,進而覺醒,成為亡者。
虛無修士在地下要塞是一股十分重要的力量,正是他們建立了大墓地,用來安葬凋零亡者,讓人類倖存者對成為亡者抱有極高的期待。
可以說,整座大墓地,都是一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傑出藝術作品。
所謂【科技學士】,則是各類在大災變爆發後,倖存下來的科技人才,他們在人類倖存者當中同樣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些擁有豐富知識和智慧頭腦的人往往也是人類當中的第一批覺醒者。
他們負責研發、改進和修理亡者戰士的裝甲、武器、物資,回收地表各類材料、遺失科技和重要物資,為戰士們提供充足的後勤保障,同時開展針對各類感染體的研究,讓亡者能夠知悉任何型別感染體的行為特徵和優缺點。
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殺死感染體,提高亡者戰士在地表作戰中的存活率,這就是【科技學士】們的作用,在他們的推動下,地下要塞才建立了【工程區】。
伊文記得凱蒂教官就是一位【科技學士】,她就是那種每週都領軍功等級津貼,教官津貼和任職津貼的狠人。作為她的徒弟,阿波羅早晚有一天,也會成為一名【科技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