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2 頁)
幼年線
虞稚一剛出生的時候瘦巴巴的,連哭聲都沒有。直到護士抱著她往屁股上拍了兩下,才張嘴哇哇哭起來,聲音還是較弱。
虞母阮晴的母乳不足,偏偏當時生活不夠寬裕,買不起別的供給營養,孩子連吃喝都成問題。
周圍的親戚都在議論,這孩子恐怕養不好。說難聽一點,容易夭折。
這話聽得多了,阮晴內心也十分焦灼。
與之相反的是院子對面的那戶人家,姓時。
時家生活富足,雖然跟他們院子相鄰,那房子的價值可完全不一樣!
他們這一個院子裡住著好幾戶人家,往上堆砌也就兩層樓封頂,裝修更是樸素一般。而時家擁有獨棟樓房,整整三層都打了水泥地,位置寬闊,採光也極好。
時家三個月前添了一個大胖小子,出生的時候就白白胖胖的,養了沒多久模樣就長好了,旁人見了都喜愛得很。
小稚一吃不飽,白天晚上不分時間的哭,吵得鄰居都來敲門。
阮晴被逼得沒辦法,抱著瘦弱的女兒厚著臉皮敲了時家的門。
時家女主人寧素雅第一次見到小稚一的時候就心疼得不得了!
剛做了母親的人本就感性,看不得孩子受苦,小心翼翼的把奶娃娃抱在懷中,那眼裡都透著憐惜。
「都是當母親的,我便悄悄與你說了,分給她吃些,應該是夠的。」寧素雅在月子裡被養得很好,自家兒子吃不完的時候還會脹奶,也是麻煩事兒。如今送來一個缺糧食的奶娃娃,也算是幫她解決了一個小麻煩。
阮晴連連拜謝,對寧素雅感激不已。
小稚一的溫飽問題得到解決,身體也逐漸長了起來。
——
小時奕八個月大的時候喜歡在沙發上爬,比他小三個月的小稚一連坐都坐不穩。
小時奕十個月大的時候開始模仿大人發音,而此時,七月大的小稚一還只會跟著咿咿呀呀。
兩歲的時奕不斷學習外界傳輸的知識,走路的路線、聽過的詞語基本走一遍、講一遍就能記住,並且重複出來。
而小稚一言語發育遲緩,還不會開口說話,只是嘴裡偶爾蹦出一聲「咯咯、咿咿、麻麻」,連爸爸都還不會喊。
後來他們才知道,原來小稚一第一聲喊出來的不是「咯咯」,而是「哥哥」。
時奕滿三歲生日那天,時爸爸買了一個小蛋糕回來給兩個小傢伙分。
時奕迫不及待的把蛋糕拆開,還沒吃飯就催著爸爸點亮了生日蠟燭。
小稚一看到漂亮的火花,竟然伸手去抓火苗,結果被燙到哇哇大哭。
為了哄她,時爸爸把蛋糕上最好吃的奶油蛋糕挑到她碗裡,小稚一卻一口都沒動,眼巴巴的瞅著蛋糕邊緣一圈鮮嫩欲滴的草莓。
「妹妹喜歡吃草莓!」時奕拿叉子戳起半塊愛心形狀的草莓,直接遞到她嘴邊。
小稚一果然喜歡,咬住不鬆口。
「這是我的叉子!」早慧的時奕試圖跟她講道理。
然後小稚一無動於衷,黑葡萄似的雙眼眨巴了兩下。
就在時爸爸和時媽媽準備重新給兒子換叉子的時候……
只見三歲的時奕耐心的把手裡這半塊草莓給她餵完,跟大人模樣似的摸了摸小稚一的腦袋,一副無奈又必須得寵著的語氣,「真是拿你沒辦法。」
時爸時媽:???
——
虞家父母忙於工作,白天便將小稚一託付在時家。
寧素雅從不覺得麻煩,因為小稚一基本都乖乖坐在那裡,只要吃飽了就不哭不鬧。
小稚一平時不好動,跟那個喜歡踩著沙發往牆上爬的時奕簡直是兩個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