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5 頁)
八月底,乾隆皇帝從熱河返京後,即刻前往圓明園參觀英使團的貢品,對裝有110門大炮的軍艦模型頗感興趣,詢問了許多關於軍艦零件及英國造船業的問題。
當日,乾隆招軍機大臣和坤進宮議事。
“朕觀英吉利人諳悉海道,善於駕馭,且其所造船艦皆優於我方,昭然有稱霸海上之勢。若假以時日,必將成為我大清的勁敵。”乾隆面帶憂色地道。
和坤對皇上的話也深有同感,這些日他一直與英使團打交道,不難發現使團成員中有不少深諳各項技能的人才,而且使團進獻的禮品也大都是代表了該國先進技術的軍械、機器與鐘錶等,從方方面面展現了英吉利國家強大的經濟與軍事實力。
“奴才以為,該國之強悍實在於海上力量,但細觀其船艦,於大洋之上可自由來去,卻不能進內洋,若我們加強各口岸防守,主客異勢,量其也是無計可施。”
乾隆聞言眉頭稍舒,點頭道:“和坤,即刻密諭兩廣總督及沿海各督撫,監視夷人動向,嚴密防守各口岸。”
看過英吉利公使遞交的國書,和坤沉默了片刻,對公使馬戛爾尼道:“公使先生,恐怕這份國書還需要再次修改,否則本官絕不會將其呈報給我們皇帝陛下的。”
馬戛爾尼謹慎地問道:“和中堂認為哪一項需要修改,請明示。”
“第三項,在舟山劃出小島供英吉利人停泊船隻及存放貨物,還有第四項,在廣州劃出一處,任英吉利人自由來往,不加禁止。貴國不是想在我大清國領土上建立一個國中之國吧?”和坤平靜地問道。
馬戛爾尼連忙道:“當然不是。如果和中堂對此有異議,我們可以再商量。”
和坤聞言挑眉一笑,“商量?大清國的領土是可以拿來商量的嗎?”
馬戛爾尼一時語塞,無言以對之下,不禁漲紅了臉。
和坤見他一副尷尬情狀,微微一笑,道:“說到商量,和某倒是有要事與公使先生商量。聽聞貴使團成員遠涉重洋而來,難免有水土不服者染患疾病,我們皇帝陛下深表關切,著令本官即刻延請名醫施治。同時,本官也想與公使先生先行商量,儘快安排貴使團回國。”
曾代表英女王出使過多國、有著豐富外交經驗的馬戛爾尼,很快從目前難堪的困境中恢復過來,不由得重新認真地審視起坐在自己面前的這位年紀不大、相貌英俊的大清高官。
根據使團所收集到的情報,對於自己將面對的主要談判物件——和坤,馬戛爾尼瞭解得不可謂不詳細,從官階品位、性情癖好甚至到他與乾隆皇帝非同尋常的關係。從中他得出的結論是,同那些經常圍繞在女王陛下身邊的年輕公子哥兒們一樣,這位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的中堂大人不過是個徹頭徹尾的弄臣。
與和坤的第一次見面使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這一認知,一身官服的和坤看上去氣宇不凡,風度翩翩,舉止瀟灑,談吐優雅。再後來,正是這個和坤,談笑間就輕易化解了一場使團與大清皇帝之間的矛盾,矛盾的起因是雙方都堅持按自己國家的方式行叩拜禮。
結果按照和坤的安排,使團先行覲見乾隆皇帝,行英國人單膝跪地的覲見禮,而後,在乾隆皇帝的大壽慶典上,使團與所有祝壽之人共同行中國的三拜九叩大禮。這樣,覲見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同時雙方也都保持了顏面。
在先行覲見大清皇帝之時,年過八旬的老皇帝在談話當中不時停下來咳嗽幾聲,一旁的和坤就會隨手取過宮人手中的痰盂遞過去。從他那隨意的樣子,就可看出他對此早已是駕輕就熟,也足可見他與老皇帝的關係實在是非同一般。
正是根據以上發現的種種情況,馬戛爾尼堅信自己的眼光沒有錯,這個和坤確實是一個精明功利、善於逢迎取巧又十分討人喜歡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