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第1/2 頁)
朱慈烺看著兩位大臣竭力維持鎮靜的樣子,心中不由覺得好笑,然而這份笑意在臉上卻沒有絲毫表現,他看向成德,淡淡說:「成德,聽聞你升任武庫司郎中,本宮很是欣慰,武庫司品級雖小,但關係重大,我大明將士能不能用上好甲冑,能不能在屍山血海中保有性命,就全看你了。日後工部軍器局送來的兵器甲冑,但有不合格者,一律退回,如有誰敢為難你,你只管推給本宮就是了。」
「殿下放心,但有臣在,工部那些破爛家式,一樣也進不了武庫司!」
本來不用下跪的,成德一時激動,忍不住就跪在地上了。
工部軍器局管制造,兵部武庫司管儲藏和分配。如果成德不驗明合格,軍器局的一刀一槍也進不了武庫司,如果是質量問題,追查起來,軍器局的那些官員吃不了兜著走。
朱慈烺心說這成德也是一個直男憤青,怪不得在兵部這麼多年,雖然勤勤懇懇,卻一直都升不上去呢。
「起來吧。」朱慈烺笑,端起茶盞,看向田守信:「替成郎中把帳付了。」
「是。」
成德受寵若驚,他雖然耿直,但並不愚笨,見朱慈烺為他付帳,又端起了茶盞,知道是送客的意思,對著朱慈烺深深一禮,轉身退出去了。
田守信和錦衣衛也離開,嶽州閣只剩下朱慈烺和吳甡兩個人。
朱慈烺放下茶盞,對吳牲笑:「先生請坐。」
第105章 遼東戰略
「臣惶恐。」吳甡連忙推辭。
先生是尊稱,吳牲受寵若驚。
「先生乃是功勳重臣,即便在父皇面前都是賜坐的。」朱慈烺知道這是文人表示謙遜的程式,並非真正不想坐。吳牲已經六十有餘,若是讓他站著答話,不但自己看不下去,傳出去更是要被朝臣議論。
「臣謝座。」吳牲這才在朱慈烺對面的椅子上坐下,但不敢坐的太深,只沾了小半個臀部。
「先生寬坐。」朱慈烺笑:「這裡不是朝堂也不是宮中,侍郎就權當我是個學生晚輩便可。」
「謝殿下。」吳牲這才坐得舒服了些。
「先生剛才談到遼東,不知道有什麼高見啊?」
「殿下謬讚了,臣就是喝了兩杯酒,跟成德胡亂說了兩句。」吳牲拱手。
「說來聽聽,遼東是我朝大計,我也想知道先生究竟是怎麼想的。」朱慈烺笑。
吳甡卻有所猶豫。
「先生當年任山西巡撫,一連三年御流賊於黃河邊,盜賊不侵,三晉安寧,本宮當時雖年幼,卻也略有耳聞,如今松山新敗,遼東頹廢,先生的遼東之策必然有過人之處。」朱慈烺目光灼灼。
山西巡撫的任上,一連三年御流賊於黃河邊,是吳牲仕途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他生平得意事。然而此刻聽朱慈烺提前,他心裡卻一點都沒有驕傲的感覺,反而有絲絲的慚愧,山西只是小疾,遼東卻是大病,他對小疾有所心得,但對大病卻束手無策,不然他早就向崇禎建言了。
「臣慚愧。」
吳牲低下頭,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先生但說無妨,朝事的頹廢,遼東局勢的糜爛,我心知肚明,縱使先生說大廈將傾,我也不會意外。」朱慈烺深深望著吳甡。
吳牲吃了一驚,暗想:大明還沒亡呢!這話就算太子也不能說啊!他連忙道:「殿下,雖然朝事多艱,但遼東也並非無藥可救,且忠勇之臣衝鋒在前,貞烈志士效命於後,區區建虜又能奈我大明何?殿下切不可自艾自憐,失了鬥志。」
朱慈烺當然不是失了鬥志,他怕的是吳甡不跟他說實話。
「先生說的是。」朱慈烺隨口附和了一聲,道:「遼東之事,還希望先生實話實說。不必有什麼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