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被親爸嫌棄的三個臭小子(第3/6 頁)
“叫什麼啊?”上官曦接著問道。
倪煙回答,“莫遙、莫岸、莫隱。逍遙自在遠的遙,高岸成谷的岸,韜跡隱智的隱。”
上官曦想了下,“這三個名字有什麼寓意嗎?”
聽上去好像也沒什麼特殊的寓意。
“是唐太宗的那首詩吧?”上官德輝第一個反應過來,“煙生遙岸隱,月落半崖陰?”
上官曦也立即反應過來,“原來是那首詩啊!這個名字不錯呀!不過我覺得兩個字的名字太單調了,可以在名字的前面加一個字。”
倪煙點點頭,“我也覺得有些單調,小曦姐你說加什麼字好?”
上官曦想了下,接著道:“要不就帶個子吧。子,泛指君子、驕子,也指天之驕子、有學問、有德行的人。”
“莫子遙、莫子岸、莫子隱,不錯不錯,那就這麼定了。”語落,倪煙看向莫其深,“莫哥哥,你覺得呢?”
莫其深微微頷首,“我也覺得不錯。”
三個寶寶的大名就這樣被定下來。
上午八點多左右,京華村的村民們得知倪煙在醫院生了。
全部來醫院看倪煙。
這個買了小金鎖,那個買個小手鐲......
還有玩具,小推車什麼的。
病房都快堆不下了。
莫老太太和莫老爺子回去準備紅雞蛋和糖果去了,總不能讓大家會兒空著手回去。
村長拿出來三件小衣服遞給倪煙,“煙煙,這是我們大家給孩子們準備的百家衣,是讓村裡的王大娘親手縫製的。”
百家衣是一種古老的育兒習俗。
從眾鄰親友加討取零星碎布,縫成一件“百家衣”給孩子穿上,穿上百家衣就能得百家之福,小孩少病少災,易長成人。
百家衣雖然不貴重,但村民們的這份心意,是千金萬金也比不上的。
百家衣的寓意本就非常好。
倘若縫製百家衣的人是歲數非常高的老人的話,那寓意就更好了。
王大娘就是村裡輩分最高的老人家。
老人家今年已經99歲了。
按照輩分,倪煙得叫王大娘一聲王奶奶。
最重要的是,老人家身體特別好,耳不聾,眼不花,這三件衣服,她老人家縫了整整五個多月,才縫好。
倪煙拿著百家衣,心裡感慨萬千。
她很感激大家。
在人生最困難的時候,是京華村的包容了她們母女。
於她來說,京華村就是她的故鄉!
京華村的村民門就是她的親人。
倪煙很感激大家。
同樣,大家也非常感激倪煙。
如果沒有七年前的倪煙,就沒有現在的他們。
短短七年時間,倪煙給京華村來到的變化不是一點半點。
七年前,他們甚至連肚子都填不飽。
住的是茅草屋,走的是泥巴路。
現在,村裡家家戶戶都蓋上了小洋樓,瀝青公路修得比市裡的還寬,晚上走路還有路燈......
還有個別人家已經買起了小轎車。
是倪煙帶著他們走上了致富之路。
“謝謝劉叔叔,也謝謝大家!更要謝謝王奶奶!她老人家都那麼大年紀了,還辛苦她做這種手工活!”
村長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這有什麼好謝的!都是自己人!而且你王奶奶可高興了,她特別高興能為三個孩子做點什麼!”
倪煙接著道:“對了劉叔叔,我上次跟你說的那件事您別忘了,如果大家現在手裡頭寬裕的話,先彆著急買車子,最好先買市裡的房子,能買多少買多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