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 一個用的上的熟人(第1/3 頁)
曹操覺得和劉備的相處非常愉快。
他儼然已經把劉備當作了自己的好朋友,可以說知心話的好朋友,併為此感到由衷的愉快。
但是……
劉備打心眼兒裡認為自己和曹操終究難以成為一路人。
不管對於曹操身上的閃光點他是如何的欣賞,但是曹操並沒有如他一般的底層視野。
曹操從來沒有真正的把視野投放到那些艱難掙扎的人們的身上,否則他絕對幹不出一邊屠城一邊寫詩的事情。
他聰明,他睿智,他隱忍,他頑強。
可他唯獨不得人心。
劉備看著興奮的和自己交流著文學方面看法的曹操,內心毫無波瀾。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你曹孟德如果真的感到悲傷,為什麼又對徐州生靈痛下殺手呢?
你寫這首詩的時候,有沒有想起過這百分之九十九死掉的人裡,有多少是因為你的殘暴而死的?
一定沒有吧?
你寫這首詩只是為了趕上五言詩的潮流,炫一把文采,表現一下自己的仁義之心,對吧?
漢末遊俠兒為了捍衛父母師長的尊嚴,會和出言不遜者決鬥並且殺死對方,這是公羊春秋理論指導下的當時東漢王朝的普遍潮流。
曹操為報父仇向陶謙復仇是符合當時的價值觀的。
那你殺陶謙不就行了?
最多誅他九族,夠你洩憤了吧?
你屠徐州是幾個意思?
實力不濟殺不了陶謙,就衝他治下民眾下手,覺得這樣可以懲罰陶謙嗎?
劉備無聲的嘲諷著那個炫技的曹操。
這首詩出自曹操之手,就和憫農出自李紳之手是一個意思。
道理他們都懂,他們比誰都懂,懂得不能再懂,一個個的都是懂哥、懂王、懂太師。
但僅僅只是懂。
懂,不代表要去做。
他們知道怎麼做是對的,他們知道怎麼做可以救人,於是他們果斷選擇了讓自己和後代更加舒服。
說和做,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兩回事,如果操作的再好一點,那就乾脆是平行線,永不相交。
他們和底層之間有著堪比銀河那般寬廣無垠的鴻溝,除了少數幾個奇葩,他們永遠不可能真正共情底層。
很顯然,曹操不是奇葩。
他只會懷著漫無邊際的高傲情緒寫下一兩首詩標榜自己的仁義和情懷,象徵性的抹幾滴眼淚,表示今天的份我已經難受過了,可以了吧?
曹操出身官宦之家,是個官三代,自幼錦衣玉食,享盡富貴,從未有生存之苦。
他的苦悶,是那群比他更為高階的官五代、官六代的存在所造成的,是袁紹和袁術造成的。
這是一種高階的苦悶,是new oney面對old oney時的那種苦悶,是底層民眾始終難有資格去“享受”的苦悶。
他的苦悶太奢侈了。
連苦悶都是那麼的奢侈,所以他們從未把底層民眾當作和他們一樣的存在,底層民眾在他們眼裡只是生產資料而已。
劉備知道,他眼前的曹操認真了。
因為他說的那些話很有誤導性,或許讓曹操想到了被袁紹歧視的自己,從而誤以為已經成為士人的劉備可以和宦官出身的自己共情。
他無意識地把自己放在了比劉備還要低一個檔次的存在上,一看劉備居然可以和他共情,感動的不要不要的,覺得遇到了知音。
可劉備不過是逢場作戲罷了。
因為這世上最可笑的事情,就是底層與頂層共情。
你也配?
劉備自覺作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