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齊書記的決斷(第1/1 頁)
親王之子的出現,的確可能會是個變故,至少是一個不穩定的額外風險。
齊書記從陳敬文那得知了這個訊息,林玲又從古月那得到了進一步的確定。
所以這個人不僅的確應該是真的,而且多有他自己的額外目的。
雖然今晚就是行動的時刻,留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可齊書記並不覺得棘手,因為無論何時,只要還沒有到最終時刻,多知道哪怕一點點訊息,也可能會對最終結果造成有利的影響,再不濟也能多留下一個心眼防範於未然。
該準備的事情,早就有了結果,最新的命令,也一一通知下去,只是,眼下這個訊息該如何利用呢?
齊書記有些拿不準,不過他更擔心的其實不是這個親王之子本身,而是他的父親。
既然這個親王之子很可能是真的,他為何要隱姓埋名?
他為何要事事低調?
甚至,他的手下很可能僅僅是為了處理他的痕跡而選擇殺人滅口?
雖然關於鄭筱雅的死這件事還很是蹊蹺,齊書記也沒法得到最新的結論,可他把陳敬文和古月的訊息一整合就能有這個結論,鄭筱雅多半就是那個黑衣人殺掉的了。
或許,那個黑衣人一開始的目的就是準備跟進房間裡直接動手,可他對那個包廂的環境並不熟悉,這不僅導致他自己提前暴露,而且讓鄭筱雅的聲音直接傳到了一樓。
如果當時強行下手,恐怕會惹出更多問題。
可是,這個黑衣人沒有放棄自己的殺意,甚至是一路尾行直至鄭筱雅的家門口。
在這個地方出手,不僅能排除和拍賣行裡的人相關的嫌疑,而且屍體也容易被人發現。
難道這也是他的目的?
齊書記很難把握,不過他對於親王之子的忌憚更深了。
而這裡面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陳敬文的懷疑,那個親王到底是不是真的?
如果明面上出現在眾人眼前的日本親王只是一個替身呢?
這事或許就說得通了,因為親王之子那麼低調那麼在意自己的行蹤,恰恰是為了不暴露,更加不能暴露他自己的父親。
這裡面的確可以構成邏輯鏈條。
但是,已知的條件還是太少,沒法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
可齊書記依舊很擔心。
其實,他擔心的並不是自己,因為他的計劃裡,原本就沒有針對日本親王本人的任何動作。
無論是刺殺還是狙殺,都不是共黨地下黨的行事風格。
可是,軍統上海站的人會放棄這個機會嗎?
齊書記表示懷疑。
雖然,陳焱章同意了這一次的合作讓共黨地下黨為主導。
可那人,千年的狐狸,誰能斷定他拍胸膛保證的是不是聊齋呢?
縱然,如果真有萬一,也是陳焱章聰明反被聰明誤,他是自作自受。
可是,齊書記不希望那些抗日誌士因為這樣的自作自受而受到牽連,畢竟,他們的生命同樣只有一次!
於是,齊書記首先做出的決定,就是想辦法共享這個訊息給陳焱章知道。
這可不僅僅是一種坦誠,也不是為了合作而表態。
他只是不希望那些真正在抗戰大業裡拋頭顱灑熱血的同胞白白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