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4/4 頁)
,喝起了茶來。
八關齋戒,行過午不食之戒律,其實若是真的嚴格執行,是連水也不能喝的,趙蔓箐是個水罐子,幾個時辰不喝水簡直能要了她的命,所以,也就採用隨緣的法子量力而為了,用智弘大師的話說,這叫隨緣心安,攀緣心顫。
第三十七章 怪人
此生能夠受持一次八關齋戒,能種出出世間離苦的善根善種子,以修此法的善緣,不會墮入到三惡道之中,這是觀世音菩薩所發的慈悲大願,也是俗人理解的誓言。
趙蔓箐信佛,不論是前世還是今生,但她卻難以相信佛教,故而,在上一世時,從來沒有在寺廟裡參加過任何齋戒修行。
其實,她就是個俗人,難戒口欲,難受清苦,唯能夠做到的,就是研讀經書,思考辯證,領悟本師在世時所講述的道理,不貪婪不抱怨不殺生。所以,她從來不敢說自己信的多麼虔誠。
八關齋戒是日修行,以每一天的開始而開始,結束而結束。
趙蔓箐非常珍惜這次的善緣,從凌晨寅時就起身,洗漱乾淨,跟修行齋戒的善友一樣,穿著伽服,到地藏殿做早課。早課是一個半時辰,結束之後,吃齋飯,上午精心抄經,午時前再吃了齋飯後,就戒行過午不食了,也沒有午休,吃了午齋就要背誦晚課的功課,以備申時一刻的晚課。
智弘大師中間找過一次趙蔓箐,當初約定好要見她的那個人,不知又被什麼吸引了心性,說是要耽誤幾天才能趕到報恩寺。
趙蔓箐原本就對見此人無可無不可,自然不會有什麼失落感,而且,在她看來,這種心性不定之人,用自己的理解,就是小孩子氣太重,約好的事情不去履行,缺乏應有的擔當,不見也好,用佛理說是緣分不具足,用人理說就是見無聊的人耽誤時間。
安心靜心的日子,總感覺過得飛快。
雖說是日修行,可趙蔓箐認認真真,嚴格勤奮的連修了六日,綠藤也從別莊回來趕到了護國寺,陪著趙蔓箐一起抄經修行。
下了晚課,趙蔓箐帶著綠藤和金橙往院子走,邊走邊閒聊著。
“王媽媽身體恢復的可好了,不過表小姐,那姜水的味道,可真難喝。”
趙蔓箐扭頭笑看著她,“王媽媽體寒多年,都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可蘿蔔吃多了也容易脹氣,所以,早上喝上一杯姜水煮牛乳,最是暖身。這是養身子,哪裡能只憑好喝還是不好喝。”
金橙笑嘻嘻的點著頭,“嗯嗯,表小姐說得有理,對身體好的,你就想著這東西吃了養生,吃了就不生病了,那心裡就不覺得難吃了。”
綠藤笑看著金橙,“呀,我們金橙也吃了難吃的東西了?”
金橙嘟著小嘴點了點頭,“嗯,我覺得那魚腥草就特別難吃。”
趙蔓箐笑了起來,魚腥草其實是南邊的食材,有藥用,吃了能平喘止咳,有很好的潤肺功效,寺裡僧眾和來修行的善主,只吃素食,智弘大師就吩咐了小沙彌,去找了很多的有藥效的食材,來做了藥膳,既能補身,又可健體。
“你多吃點豆腐就是,魚腥草若是吃不慣,可以跟寺裡商量,做燉菜搭配,就不會有那麼強烈的味道了。”
“表小姐笑話奴婢呢,哪兒那麼多講究,難吃我也能吃,我娘說了,有得吃,就別嫌棄。”
趙蔓箐感慨的看著金橙,難為她這麼小的年紀,懂得知足的人,才最容易感知幸福,也最是難得。
回到院子,趙蔓箐沐浴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