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1/2 頁)
李青青走在回家的村路上,凡是遇到她的族人,只要是老人、婦人都對她好一通誇讚。那些青年、少年望著李青青,心裡很是羨慕王浩。
李青青嫁到王家兩個多月,從未串過門,也沒有跟哪家的小媳婦關係走的近。
但是她靠著醫術治好了幾個族人的病,獲得族人的尊敬與感激。
這回她賺到銀子給王家蓋磚房,一下子把所有的媳婦都比下去了,族人對她敬佩也好奇。
「王浩媳婦,你怎麼賺到那麼多的錢?」
「他小嬸子,你的醫術好,又能賺大錢,可真是太能幹了。」
「你婆婆跟我們說你特別孝順,賺到錢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孝順她跟你公公。」
李青青一律不回答,只是謙虛的微笑,還是王亮、王桔替她回答,「我三嫂看書學到的東西賺到的錢。」
「王浩媳婦臉皮薄,不好意思說。」
「王浩這小子,真是有福,娶了李氏這麼好的媳婦。」
有族人望著李青青苗條的背影,跟旁人問道:「王浩媳婦家是哪個村的,她們還有沒有這樣的好姑娘?」
有人興致勃勃的答道:「好像是小泉村。」
「小泉村在哪裡?」
「遠著呢,順著青魚鎮的官道一直往南走,近七十里路,中間要翻兩座山。」
「那麼遠。我們村到湘城就七十里路。」
「還要翻兩座山?」
「我聽說小泉村挨著山,離官道遠的很,地少窮的很。」
「小泉村窮,不見得王浩媳婦孃家窮。王浩媳婦識字還會醫術,她孃家要是窮,能教她這些?」
有個身材瘦高的青年婦人,清楚的記得李青青嫁過來時,窮的穿著一雙破草鞋,衣服灰撲撲,特別舊的那種,頭髮上連根木頭釵子都沒有,忍不住道:「咦,我記得李氏的嫁妝很少?」
另一個穿青色舊衣裙的中年婦人拍拍腦門,「哦。我想起來了,不到一百個銅錢。」
婦人比的就是嫁妝。誰嫁妝多,證明孃家寵愛。
「你們記錯了吧?」
「沒記錯。」青年婦人望向王家的方向,道:「王浩媳婦孃家只給了八十幾個銅錢的嫁妝。」她孃家挺窮的,還給她賠了五錢銀子及被褥、木箱、木桶什麼的,價值一兩多銀子的嫁妝,是李青青的十幾倍。
剛才猜測李家條件好的族人一臉震驚,「怎麼這麼少?」
活雞一斤十六個銅錢,一隻三、四斤。八十幾個銅錢還買不到兩隻雞。真是太過吝嗇。
有人不解道:「王浩媳婦第一次嫁人,又嫁得遠,她孃家竟只給了這點銅錢?」
第24章 暴雨降兩孩哭
「王浩媳婦給人瞧病每回都能瞧看,還不收錢,是活菩薩。」王族的一個臉上生麻子的老頭長輩板著臉道:「你們莫說王浩媳婦孃家的事。」
「不說了。」
「王浩媳婦好心有好命,馬上住磚屋過好日子。」
王族人大多善良純樸,這就不再議論李青青孃家。
幾十里外的小泉村,烏雲密佈,天降細雨,眼看就要降下大雨,被王村人議論的李家全體出動要趕在雨落下來時收光地裡的辣椒。
同樣種植辣椒,小泉村因為在群山山脈的腳下,溫度要比王村低,農作物成熟的晚,並且因為周圍的河、溪多,降雨量也多。
李家一家之主李老頭今年四十八歲,身材幹瘦,方臉長眉,頭髮白了一多半,年齡比王老頭小兩歲,可是因為有點駝背,看上去像六十幾歲。
大唐國的人人均壽命短,三十歲的男子就可以自稱老夫。
小泉村跟李老頭同年生的幾個村人已經去世,李老頭還活著,算是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