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回魂之日(第1/3 頁)
卻說太子韓勤離印之日,那英國總督被邊防軍擊敗,由於穿著士兵衣服,被全部擊斃。
袁世凱也終於在飛機起飛的最後一刻,將擒獲的甘地送了過來。滿頭大汗地對韓勤說道:“請殿下向陛下轉達世凱的忠心,世凱定為大漢守好南大門。”
韓勤道:“袁大人功勳卓著,就先在這個地方委屈些日子,日後國內還要袁大人多多幫忙呢!有的是機會回國。”
袁世凱拜謝太子。劉錦棠、張苞等人逐漸陸續回國。孫文給袁世凱留下部分機組人員,協助其守衛印度。
單論面積,譚嗣同、康有為、袁世凱三人儼然成了一方霸主。任哪個君王看了,都要害怕他們獨立造反。
韓林對此卻並不擔心,武力征服是最容易的事,這三位只要把中華文化帶過去,日後有事,大漢都能遊刃有餘。
太子帶著甘地回到北京,親自監督執行了槍決後,聲望如日中天。
這些日子韓林牽頭,讓朝廷內閣研究改制一事,確實遭遇了不少阻力。如今太子迴歸,可以替他分擔不少工作了。
韓林有錢又有兵,理論上又有恩先生支援,群眾基礎又深厚。京中有幾家老臣攢了些家丁,買通宮中侍從,開啟宮門。
僅僅一百餘人就妄圖打進宮中,俘虜皇帝。韓林正好想擴大事件,自接到靖安司情報,便按兵不動,反而還製造條件,讓他們打進宮裡。
一個個的把韓林當成嘉慶了。以為開啟個宮門,禁衛軍就會望風而逃了?
王貴很快便帶人將叛亂分子全部擒拿,韓林命太子主審,是要效法朱元璋搞個大案出來。
經刑部、靖安司的努力,最終牽連出一千餘名大大小小的官員。韓林對鋪天蓋地的求情奏摺置之不理。
譚嗣同有句話說的不錯“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如今謀逆大罪自然是不可饒恕。韓林命太子擔任監斬官,謀逆事大,特意恢復斬刑。數日內將其全部斬首。
家產充公,家人流放沙俄。如此霹靂手段,讓恩先生都甚為震驚,真是想不到一個封建君主竟能為共產主義事業如此出力。
數日後,大漢全面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各地基層單位早已建立工會或者小組,群眾之中對新政相當擁護。
福建、四川、雲南的一些封建殘餘勢力,和未徹底清剿的地主階層聯合部分官僚卻在各地造起反來。
都預測這韓林步子邁得太大,不顧國情,強行改制,肯定不得民心,只要振臂一呼,必定從者如雲。
韓林眼見時機成熟,這些日子頻繁為太子準備物資、儲備武器,早就被系統警告多次,韓林敏銳地感覺到自己在這個時空已經時日無多了。
趁著全國有幾處叛亂,韓林任命太子繼續監國,自己親自前去平叛。
內閣的權力如今被新成立的委員會替代,將來政府便逐步向民選過渡。改革任重而道遠啊,韓林必須儘快為太子打好基礎,因此面對委員會的極力勸阻,韓林並未理睬,堅持動用了領導人的否決權。
隨後從居庸關抽調五千名守軍隨駕,將領為新一代年輕將領李想,隨後直奔福建平叛。
一年內,韓林的行蹤飄忽不定,說是去平叛但基本不怎麼參與戰鬥,基本都是監督著當地軍隊,給定期限。完不成任務立刻槍決,強大的壓力之下,各地叛亂很快便平息。
韓林帶著五千人卻專門到深山老林裡爬,經常有附近村民聽到爆炸聲,趕來探查卻被士兵阻攔。
原來,這一年來,韓林在福建、四川、山西等地的大山裡建了十幾座巨型倉庫,就是為了防止有變,給太子以最後的生路。
李想的五千部隊也變成保密等級最高的火箭軍,倉庫裡近十分之一便是各式各樣的導彈,韓林甚至把洲際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