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第3/4 頁)
走不動路,咱上面的師兄們怕也剩不下幾顆牙了。那不選你這年輕力壯的,還能選誰啊!&rdo;
多數時候,心清總會被大師兄的三寸不爛之舌逗出笑顏。
李小樓喜歡看他笑‐‐只有這時,眼前的少年才會和記憶中的漂亮小孩兒重疊。
所以他也想盡辦法希望對方開心。比如見對方在達摩掌上實在沒什麼進展,他便勸心清練刀。李小樓想得明白,既然心清做武功高手,那肯定是要選個適合自己的方才事半功倍,橫是不能明知路不通還要硬闖。
心清一開始還不太願意,說耍刀像江湖賣藝的,李小樓險些吐血。好說歹說才讓對方明白,不是要練什麼九臂大環刀,而是匕首一類的短刀,並把自己從武院偷瞄來的刀譜悉數傳授。
事實證明李小樓的眼光沒出錯,刀法確實比掌法更適合心清,短短半年,對方就已經把那招式練了個七七八八,於是倆人私底下除了切磋武藝,剩下的光用作研究如何去戒備森嚴的武院經樓偷新刀譜了。
太過專注心清,難免會讓李小樓忽略掉另外一個師弟。好在心空也不爭,吃飯的時候你多給他一塊兒豆腐,都能讓那娃笑眯眯地喜上一天。
有時候李小樓會異想天開,覺得二師弟把小師弟的心智都吸過來了,所以前者飛快老成,後者紋絲不動。
那年的冬天,達摩山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訪客。
李小樓躲在柱子後面,透過層層僧袍,窺見了來人的黑色衣衫,鋒利寶劍,唯獨面龐是模糊的,任他怎麼用力眨眼,也看不真切。
訪客是為挑戰七淨大師而來,然,七淨大師不想應戰。
&ldo;這武林盟主不是江湖同道給我的,而是給這達摩院的,論武功,老衲絕非第一。&rdo;李小樓看見七淨老頭兒立於蜿蜒的石階最頂之上,擋在所有達摩院僧人面前,對來人說。
&ldo;我不管那麼多,&rdo;來人站在低幾級的臺階上,昂著頭,就像達摩山上最堅韌的松柏,&ldo;既然你佔了這個位置,理應用武功服人。&rdo;
李小樓看見師傅緩緩搖頭。
&ldo;服人的,永遠都不應該是武功。&rdo;
那一役,李小樓和達摩院所有的師兄弟都被禁止觀戰,他們只能聚集在院內,隔著厚重的院門,靠風聲,靠兵刃交接聲,靠一切能捕捉到的跡象去推斷戰況。
最終,來人慘烈敗走,而七淨大師亦受了不輕的傷。
整個冬天,七淨老頭兒都閉著關,院內議論紛紛說師傅該是起了傳衣缽的心。李小樓把這當笑話來聽,繼續啃他的白菜豆腐,溫習他的達摩五式,再時不時點撥下心清的武藝或者帶著心空溜到山頂堆個雪人兒。
直到春暖花開,七淨大師出關,第一件事便是召集全院弟子宣佈,他要在眾多徒弟中選一位做關門弟子‐‐關門弟子,顧名思義,便是下一任住持了。
七淨老頭兒原話是這樣的:&ldo;經過初冬變故,方才驚覺世事無常,趁老衲還有二十年活頭兒,便為達摩院的將來出些力吧。&rdo;
說到二十年活頭兒的時候,李小樓發現老頭兒總若有若無地瞟自己。他無辜極了,因為自己明明說的是二三十年,怎麼到了師傅口裡就給折了壽?這不冤枉嘛。
從大堂出來的時候,李小樓察覺到心清的心思有些重。其實他很少這般敏銳,只是事關下一任住持,便多少留了意‐‐這麼多年,他幾乎是與對方一同長起來的,又怎麼不明白那傢伙的想法。
待走到沒人的地方,李小樓舔舔乾燥的嘴唇,本想說兩句鼓勵話‐‐師傅說擇日宣佈,而縱觀全達摩院,師傅對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