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1/2 頁)
馬雄鎮滿門英烈
1677年秋天,三藩之亂已近尾聲。叛亂的三藩內部同盟發生了分裂。先是耿精忠投降,重新歸順清朝,孫延齡看到耿精忠得到了寬恕,他也動搖了。吳三桂得到訊息之後,派他的孫子吳世琮謊稱取道廣西去進攻廣東的安親王嶽樂。等孫延齡到桂林城外迎接吳世琮的時候,吳命人把他當場拿下斬首,於是廣西就被吳世琮以吳三桂的名義接管了。
吳世琮接管桂林以後,發現廣西巡撫馬雄鎮與他的幕僚、家奴以及兩個兒子等十二個人一直被孫延齡關押在大牢中,這是孫為了將來萬一需要投降時用來討價還價的資本。吳世琮沒有這種打算,但是他一想到馬雄鎮是遼陽世家的後裔,如果他肯投降,以遼陽世家在漢人中巨大的影響力,勢必會影響一大批人,這會對他們非常有利。
十一月六日,吳世琮精心安排了一場盛大的宴會,有他的一些親信重臣作陪,請馬雄鎮父子三人赴宴。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吳世琮說明瞭本意,恭恭敬敬地勸說馬巡撫加入他們的事業,並許以高官厚祿。誰知,馬雄鎮當即拍案而起,厲聲叫罵起來:&ot;吳三桂算個什麼東西!先叛明事二君,現在又叛大清;貪圖富貴,高攀皇親,而對君王的忠誠卻不如對一個妓女陳圓圓!不知他死了之後有何顏面見列祖列宗?!&ot;吳世琮當眾受到如此的侮辱,不由得惱羞成怒。他撕下和善的假面具,把馬雄鎮及其兒子一併關在一間鐵匠鋪內,威逼他投降,可馬雄鎮依然破口大罵吳三桂。氣急敗壞的吳世琮一把拽過兩個年幼的孩子,拎起鋼刀說:&ot;你如果再不降,我就先殺了你這兩個兒子!&ot;馬雄鎮淚流滿面地轉過身去,卻是直直地站著依然不停地大罵吳三桂為反賊、土匪‐‐他怎麼會玷汙自己和家族的榮譽讓世人唾罵呢?可他又怎麼忍心親眼看著自己的兩個孩子慘遭殺戮?吳世琮的鋼刀揮下,兩顆血淋淋的人頭拋到了馬雄鎮的腳下。馬雄鎮全身戰慄,俯身抱起兩個孩子的頭顱,突然向吳世琮衝去。吳的隨從們舉刀便刺。馬雄鎮向後退去,向著皇帝的方向行禮、祈禱,一遍又一遍,直到被亂刀砍死,終年44歲。吳世琮又提他的隨從奴僕,也是各個大罵不止,寧死不降,遂被全部殺害,無一倖免。
鐵匠鋪中十二人赴死的訊息傳到在桂林別的監獄關押的馬氏其他成員那裡之後,這些人驀地想起馬氏族譜中記載的1621年悲壯的一天。那已經是將近六十年的事了。當時,馬家的婦女四十二名,包括家眷和女僕人,在聽到一家之主馬與進被後金俘獲的訊息之後,在遼陽集體自殺。而今,馬雄鎮的妻子李氏又目睹了同樣的場面。首先是兒媳董夫人懸樑自盡,沒想到繩子斷了,跌下來摔破了臉,但她又重新站起來,繫好繩索自縊而死。隨後,兒子馬世濟的妾苗氏、馬雄鎮兩個未成年的幼女二姐兒和五姐兒、馬雄鎮的兩個妾顧氏和劉氏,一個接一個地自殺而死。每當一個人死後,李夫人便把屍首取下來,為其穿好葬衣,用被子蓋上。然後她又目睹了十八個女僕自殺。自殺從當天夜裡一直到第二天清晨一直在進行。其他人死後,李氏面朝北方,行九叩禮,最後也懸樑自盡。
第17節:康熙的長壽秘訣(2)
範承謨忠君赴死
1674年,福建總督範承謨和他的家人、部署被耿精忠關進大牢。在牢房裡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他都要恭恭敬敬地戴上皇帝賜給他的帽子,穿上他最後一次見母親時所穿的長袍,向北跪拜,以示其對君主、父母的思念與忠誠。在牢裡他還寫道:&ot;既然出來為帝王分憂,父母之身也就是吾皇之身。皇帝憂慮,對臣子來說就是一種恥辱,如果皇帝受辱,那麼臣子就應該以死相報。&ot;
到1676年9月,傑書攻克衢州,耿精忠意識到自己的日子已經不多了,10月22